四与闽台民俗文化人民资讯

“四”从古音到今音,从方言到普通话,“四”与“死”的声韵母相同,只是声调不同,它们是近音字。由于受语言拜物教的影响,人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功能神话,认为语言文字和它指称的事物现象合二为一。人们常忌说“死”,如果难以避开时,就用“仙逝、逝世、过世、谢世、已故、作古、寿终正寝、命归黄泉、过身、行啊(gniaa,走了)、无去”等委婉词语代替,后三种是闽台的常用说法。而“四”与“死”谐音,因而易产生心理联想,把“四”与“死”等同起来。似乎听到这词语也会遭到各种厄运似的,所以在某些人的心中“四”成为不吉祥的数字,如某些地区忌说四楼,而说“3+1”楼,医院忌用“四号病房”等。而闽台地区虽说有些人不喜欢“四”,但并不忌讳,特别是闽台民俗文化没有受所谓的语言灵力、谐音文化左右,非但不忌“四”,而且尊崇“四”。何以见得呢?在闽台民俗文化中,婚寿喜庆、生儿育女等礼俗讲究念四句好话,送四色礼物。如漳州诏安的旧式婚礼,男女双方择过婚期后,要在十二日前行聘,聘礼为聘金、聘肉、聘糕、大饼等四种,女方回送的聘礼,以双为上,寓“双双对对,万年富贵”之意,如双鸡双鸭要写“德食四翼,家凫四掌”,表示渴望一家飞黄腾达。结婚那天,闽台婚俗是新娘轿抬到男家门口,新娘出轿,媒婆念四句:“今日轿门两爿(bing,边)开(kai),金银财宝一起来。新娘新倌(gnua,新郎)入房内,生囝(儿子)生孙状元才。”新娘一踏上夫家门口,媒婆就把一包“铅片”打开,然后轻轻撒进去,并且口中小声地念:“人未到,缘先到,新妇(媳妇)到,缘就到。”因为闽南话“铅”与“缘”同读yan,小小的圆铅片便是大大的一份情缘,希望新妇与婆婆有缘分,和夫家的人能和睦相处。入洞房时,贺客念四句:“新娘娶到厝,家财年年富(bu),今年娶新妇,明年起大厝。”婚后第二天,新娘要起得早,向公婆请安“拜茶”时念四句:“今日新娘出门口,手捧茶盘甲(和)茶瓯。新妇礼数(礼节)较无够,大家(dage,婆婆)无嫌请润喉。”整个婚礼的程序跟念“四句好话”紧紧结合。闽南民俗节日与“四”关系最密切的要算中秋节,厦门、金门等地中秋节有博中秋饼的民俗,游戏规则也充分体现了对“四”的尊崇,掷骰子若出现一个“四”是一秀,两个“四”是二举,三个“四”是三红,四个“四”是状元,五个“四”是五子(五红),六个“四”可得全会饼。中秋博饼游戏是一种群众性的习俗,六粒骰子掷出了一家人的欢乐,一屋子的温馨,还有那挡不住的好运气。这又是一个闽台不忌“四”的有力证据。据说这习俗是当年郑成功以厦、金为据点驱荷复台时,他的部下洪旭想出这博饼游戏让部下在中秋节夜晚通过博状元饼释去想家的念头和浓浓的乡愁。闽台民俗文化不忌“四”、尊崇“四”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保留。从伦理、礼仪、宗教、教育、文学、艺术、语言等方面,都能看到“四”的痕迹,“四”真是无处不在。如四方(东西南北)、四季(春夏秋冬)、花间四友(竹菊梅兰;也指莺燕蜂蝶)、四灵(龙凤龟麒麟)、四德(孝悌忠信)、四大金刚(风调雨顺)、四部(经史子集)、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语言学四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晋郭璞注的《尔雅》、西汉杨雄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为《方言》、隋年陆法言的《切韵》)、四声(古代是平上去入,今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言(四言诗)。《诗经》三百篇大多是四言诗。在此,我联想到古代诗人汪洙曾写过一首在民间流传极广的四句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闽南话“雨”读书音yi、“知”di、时si,押《平水韵》上平声四支)。人间的好事都占全了,能不高兴吗?可见闽台民俗文化不忌“四”、尊崇“四”的数字文化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留。-05-:00:00:0⊙林宝卿“四”与闽台民俗文化/enpproperty本文来源:闽南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jbzd/502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