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返乡日记丨道林古镇1600的打铁
三湘都市报10月7日讯(记者王智芳视频王智芳)国庆节,怎么样的游玩体验,才配得上这久违的假期呢?思考再三,记者决定国庆在“家”游,这个游可不是“葛优躺”哦。
记者的老家在长沙宁乡,逛吃逛吃的地儿可不少。国庆以来,众多游客走进宁乡,各大景区游客爆棚的同时,位于宁乡道林镇的“千年铁魂·湖南人”景区连日来也是游人如潮,热闹非凡。今天,就请跟随记者的脚步,体验啥叫“一勺铁水倾倒成墙,千万花火绽放璀璨”。
古老绝技“点亮”古镇
“打铁花”是中国一门古老的技艺,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酷炫的铁花与冶铁技术结合在一起,制造出民间最美的“烟花”。宁乡道林古镇“千年铁魂·湖南人”项目,每天晚上都会准时上演。
10月7日,演出开始前一个多小时,记者来到“打铁花”后台见证这项非遗表演的艰辛及危险。看到记者过去,老师傅们热情地招呼记者,提醒记者注意,这座假山表演区将近5层楼高。
“待会7点半要演出,我们提前准备。”赵软生是道林古镇“千年铁魂·湖南人”项目的老师傅,也是“打铁花”的非遗传承人。他一边忙着手头上的活,一边给记者介绍开来。该项目共有90人,全部来自山西晋城司徒小镇。1个炉子,专人看护,其余的人分别负责配送铁水、打击表演等,“演出时间是7点半开始,我们提前一个多小时准备。”
赵软生说的准备分三个环节,除了观众看到的“打铁花”以外,还需要有烧铁水、送铁水。“千年铁魂·湖南人”分5次表演,持续时间大概半小时,主要消耗原料是生铁,每次大概需要耗费2吨左右生铁。
“先要把生铁打碎装入炉子里,经过1个小时左右的加热,生铁化作铁水。再把它倒入特制的瓢里面。再由专人用瓢把℃铁水倒入对应击打点的坩埚,最后才是大家看到的,师傅用木勺勺出铁水抛出空中,再用木板打出去。”赵软生说,项目总共有20多处击打点,就要对应20多位送铁水的师傅和20多位击打师傅。
壮观的“打铁花”,给人以美的享受,但匠人却有可能稍不小心就会被烫伤。“这个要特别注意,比如得考虑当天的风向,稍有不慎就可能伤着自己。”赵软生这样从事“打铁花”工作近30年的老口子,手臂上也免不了留下大大小小的烫伤痕迹。
铁水变“烟花”,照亮人民的美好生活
傍晚7点30分,节目准时开演。观众席和表演区中间隔着人工湖,A、B两区可以容纳下人。记者注意到,观众席上有老人,也有被抱在怀中的孩子,有当地的居民,也有驱车几百公里前来的游客。
随着匠人们的击打,朵朵铁花绽放在古镇夜空,金花四溅,流光溢彩。每次铁花打起的瞬间,现场便会齐声出现“哇!”的一声感叹和拍掌叫绝。
“太棒啦!就像天女散花,场面好壮观。不仅场面震撼,剧情也很棒,完美的展示了跨越千年技艺和文化的传承。”观众席上了蔡女士是宁乡人,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言语中流露出一股自豪感,“往常只有外地景区才有,没想到现在家门口就能看到,你说棒不棒?”
“感觉非常开心,非常激动,新中国成立已经72周年了,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像打铁花一样,绚烂美好,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在这儿也要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开园逢国庆,道林古镇景区前来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千年铁魂·湖南人大型山水实景剧,婚俗巡游,农民走秀,花鼓戏等流动演艺融合乡村振兴标杆项目连轴上演,传湖湘精神,贺中华盛典。
吸引游客打卡的不止“千年铁魂·湖南人”景区,距离该景区仅13公里的刘少奇故里花明楼景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来自湖南、湖北、河南等各地的游客纷纷到宁乡瞻仰刘少奇同志铜像,《九满哭纸》《乐善好施的小少奇》等红色故事真情上演,感染了每一位游客。湘菜、湘戏、湘俗、湖湘非遗等各类“湘”味齐聚,将节庆欢乐氛围拉满……长沙方特“‘湘’味潮我看”国庆节狂欢周。黄材镇的炭河里青铜博物馆,灰汤镇的灰汤金太阳景区,双江口镇的稻花香里农耕文化园,回龙铺镇的天鹅湖生态康养文化园……
国庆黄金周宁乡文旅活动百花齐放竞芳菲,游客旅游热情充分释放,引爆假日市场。据悉,国庆节期间宁乡全市纳入统计的景区(点)单日接待游客人次和收入同比去年最高上涨34.77%、13.4%。
近年来,宁乡市深入实施全域旅游“”工程和文旅融合提效行动,深挖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乡村文化、生态文化内涵,全力打造文旅融合样板区,文旅产业发展迅速。先后荣获“中国最具竞争力旅游城市”“中国最具魅力文化旅游城市”“年度热门旅游目的地”“全国美丽乡村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全域旅游休闲目的地”“年全国旅游百强县”等荣誉。
[责编:陈舒仪]
[来源:三湘都市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jbzd/50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