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结婚的时候会拍婚纱照么中国婚纱摄影

又到元旦,又到了中国举办婚礼的好日子。中国历史长、传统习俗多、特别是成亲这一项,规矩就更多了。然而在社会的发展中,中国人的婚礼经过了简化,没有了过去那些繁杂的三书六礼。(嗯,有人想知道完整的中式传统婚礼是什么样么?)(可下拉到文末阅读)从新文化运动时期,开始了一项新的婚礼毕竟步骤,那就是婚纱照。最早在中国社会中引起风波的是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婚纱照,刊登报纸后,使得年轻人纷纷追捧效仿。而现在,毫不夸张的说,绝大多数中国年轻夫妇家里,都有一本厚厚的“婚纱影集”。在寒冬腊月天,你依然能看到身着清凉的年轻夫妻瑟瑟发抖的凹造型夏天,不顾大汗淋漓,依然秉着“职业模特”的精神“工作”。这些夫妻需要在一天之内,像职业模特一般,被摄影师及其团队指挥着奔波好几个地方,或在室内,或在室外,更换多套服装,摆出上百种姿势,被拍下几百张照片。之后,这些照片还要经过影楼工作人员的反复挑选和PS,才有了最终这本结婚纪念册。「婚纱摄影工作流程」事实上,西方人并不热衷「婚纱摄影」,甚至没有这个概念。初次参加中国人婚礼的西方人,更可能困惑于入口处的婚纱照:「他们以前就结过婚吗?这是上次的照片吗?怎么现在又结一次?」在西方,人们普遍接受「婚纱一辈子只能穿一次」「新郎在婚前看见新娘的婚纱会带来厄运」等民俗禁忌,只有婚礼当天才会穿上婚纱。至于婚纱影集里动辄换三四套服装结婚的中国夫妇,对西方人来说更是奇观。最近,路透社的一位记者就做了一个深度报道,采访来英国拍婚纱照的新人们。《飞机,相机,动作:中国新人追求完美婚纱照》路透社居然报道中国人在伦敦拍摄婚纱照!据说还要出专题!记者跟拍原文描述:“现在我们生活在于全球联通的世界并且薪酬日益丰厚,中国年轻人正越来越渴望举行融合传统元素和西方时尚的奢华婚礼以留下深刻印象。”了解婚纱照是什么后,歪果网友们感到非常有趣,有的跃跃欲试。“这挺有趣的。但是我感觉要在靠近拉斯维加斯,纽约,洛杉矶等等城市才好发展婚纱事业吧。”“我超爱这个的。比起拍标准的订婚照我还是比较喜欢婚纱照。”但有些网友则表示完全get不到点。“婚礼当天就可以拍照为什么要提前拍。”而且会抹杀掉惊喜。“美丽的新娘会在婚礼当天给大家带去惊喜。如果大家提前看了婚纱照感觉抹杀掉了那种惊喜感。”最后,想请大家欣赏一组婚礼纪实摄影作品。也许这些照片中,没有精致无暇的妆容,没有完美考究的布局,没有恰到好处的姿势,有的仅仅是那份自然流露的真情。古代婚礼过程1.三书:聘书——订亲之书,在订婚时交换;礼书——礼物清单,当中详列礼物种类及数量,过大礼时交换;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2.六礼:纳采——俗称说媒,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问名——俗称合八字,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纳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议定;纳征——又称过大礼,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不喜选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亲迎——婚礼当天,男方带迎书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其他习俗:1.安床:在婚礼前数天,选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将被褥,床单铺好,再铺上龙凤被,被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贵子。2.闹洞房:旧时规定,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老人们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凶,婚后如意吉祥。3.嫁妆:女方家里的陪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嫁妆最迟在婚礼前一天送至夫家。4.上头:男女双方都要进行的婚前仪式。也是择定良辰吉日,男女在各自的家中由梳头婆梳头,一面梳,一面要大声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5.撑红伞:迎亲的当天,由新娘的姊妹或伴娘搀扶中娘家门,站在露天的地方,姊妹或伴娘在新娘头顶撑开一把红伞,意为“开枝散叶”,并向天空及伞顶撒米。11、盖头:新娘子通常会以一边长三尺的正方形红围巾蒙在头上,这红色的围巾称为叫“盖巾”,俗称红盖头。12、迎亲:古代婚配时,男方必须去迎亲。“亲迎”是六礼中最隆重的礼节。没有迎亲的新郎,就没有出嫁的新娘。13、拜堂:又称为“拜天地”,是婚礼中一个很重要的仪式。“拜堂”并不属於古“三书六礼”,这一婚俗於宋代以後非常流行,经过“拜堂”後,女方就正式成为男家的一员。。14、出门:出门是指新娘离开娘家的意思。当到达吉时的时候,女须由大妗姐背著上花轿;据说新娘双脚著地的话就会带来恶运。15、过门:过门的意思是新娘由女家出门後正式踏入男家家门,拜见翁姑及男家其他长辈。17、催妆:是男家派人携礼催请女家及早为新娘置妆的仪节。18、送妆:是亲迎前数日,女家派人将嫁妆送至男家的仪节。20、酒筵:酒筵几乎是每对新婚夫妇行婚礼时必不可少的仪式,流传到今天,“吃喜酒”已成为民间行婚礼的简称。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jbzd/512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