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壮族风俗壮族提亲婚俗

免费多视频网站vip会员账号 https://www.kejixun.com/article/538948.html
在德保县那甲、马隘两乡交界的联睦、上央、大章、多孟、大喜等地,有一种世界婚俗史上少见的婚俗——背柴刀提亲。这一带地区的壮族男女青年,如果在歌圩中,或者在社交中自由恋爱了,那么男青年必须先到女方家去,探探她父母的口气。壮族善于唱山歌,所以在试探女方父母是否同意时,也是用山歌的形式进行的。男青年唱道:自古河水往下流, 鲤鱼喜欢穿水上; 鱼虾不畏险水滩, 连亲哪怕路途长。男青年初次到女家,一般来说,女方父母是不表态的。因为他们尚未了解男方的情况,要经过调查了解,然后才能答复。所以男青年的第一次试探,是探不出什么来的。男青年只好空手回去。过一段时间,男方再次去试探。这次女方家父母要表态了。倘若不满意男方,不答应这门婚事,女方父母也就用歌声来拒绝:连亲总归是连亲, 我女粗俗不成人; 针线活儿不会做, 后生断了这条心。假若女方父母同意这门婚事,那情况就不一样了,女方父母就拿出自家酿制的陈酒,双手捧给男青年,也是用山歌来代话:后生翻山越岭来, 怕是口渴不得了; 请喝自家酿的酒, 是酸是甜把话表。 男青年这时已知道女方父母之意,就毫不客气,一口喝下这杯酒,并也用山歌答道: 主人家酒如琼浆, 喝了以后暖肚肠; 这门亲事若不结, 后生宁愿去流浪。 最后,女方父母又唱道: 后生若是情意真, 不怕路途远或近; 选个吉日好时辰,请个媒人来提亲。那么男青年回去以后,就择吉日,请媒人去提亲。男女双方虽然是自由恋爱,但按习俗,也还得请媒人。媒人去提亲时,一定要带柴刀去,这就叫“背柴刀提亲”了。若不带上柴刀,女方家就是把媒人当作一般客人接待,谈话的内容都是生活生产之类的,根本就不谈婚事。提亲为什么要带上柴刀?有人认为,这里的条件很恶劣,居住在这里的壮族先民,为了生存,常常要与大自然搏斗,与豺狼虎豹拼杀,还要抵御敌人的进攻。这些活动,靠的就是柴刀。柴刀在漫长的历史中变成了壮族先民不可缺少的伙伴。带上柴刀,就说明不忘伙伴,有心结伴。媒人若不带上柴刀去提亲,不论男女青年如何相好,女方父母也不会答应这门婚事,并且,连乡邻们也不承认女方家曾有人来提过亲。有人认为这是抢婚的遗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jbzd/512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