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喜拙政园,新婚话家风,原来婚礼还能
中科荣获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71230/5971035.html中国传统婚礼是华夏文化的重要部分。古时于黄昏举行,取其阴阳交替有渐之义,故称。古代婚礼有六: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在《礼记·昏义》篇对中国古代的昏礼的形式及意义有着较为详细的描述:“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婚礼是汉传统文化精粹之一,大红花轿、浩浩荡荡的迎亲仪仗队、拜天地、掀盖头,身穿凤冠霞帔、状元服的中式婚礼,追寻文化根源、重视传统民俗成了现代人的新“时尚”,这就是中式婚礼。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苏州拙政园就率先成为全国首个“零碳婚礼”的设计和实施者。参加此次“零碳婚典”的新人通过网络征集报名产生,一对来自北京,一对来自国外,都是崇尚低碳环保的年轻人。活动现场,两对新人首先在拙政园涵青亭前举行了中国传统拜堂仪式,让宾客们对江南传统婚礼仪式和婚俗文化有了更多了解。“惟天地以辟,万物长于斯。日受其精,月润其华。天理之奥蕴其中,人以婚姻定其礼。三牢而食,合卺共饮。自礼成时,结连理,具比翼。虽万难千险而誓与共患,纵病苦荣华而誓不与弃。仰如高山哉,其爱之永恒。浩如苍穹哉,其情之万代。相敬如宾,各尽其礼。家合事兴,不变不易。天长地久,成吾佳缘。”跨火盆:放置于大门口的一盆火,让新娘迈过去,寓意婚后的日子红红火火。凤冠霞帔:嫁女儿的人家无论贫富对嫁衣都是十分的讲究。内穿红袄,足登绣履,腰系流苏飘带,下着一条绣花彩裙,头戴用绒球、明珠、玉石丝坠等装饰物连缀编织成的“凤冠”,再往肩上披一条绣有各种吉祥图纹的锦缎—“霞帔”。新郎用秤秆挑去新娘的红盖头,取意“称心如意”。天地桌:多置于院中,桌上放大斗、尺子、剪子、镜子、算盘和秤,称为“六证”。意思是:可知家里粮食有多少、布有多少、衣服好坏、容颜怎样、帐目清否、东西轻重等。民间常有只有“三媒(媒人)六证”俱全,才表示新婚合理合法的说法。等到吉时举行的结婚典礼,就俗称为“拜天地”“合卺礼”始于周代,《礼记·昏义》记载:“夫妇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是古代婚礼中的一个重要仪式。即民间所谓的“喝交杯酒”。卺(jin,三声)是一种匏瓜,俗称苦葫芦,其味苦不可食。合卺是将一只卺破为两半,各盛酒于其间,新娘新郎各饮一卺。匏瓜剖分为二,象征夫妻原为二体,而又以线连柄,则象征由婚礼把俩人连成一体,故先分而为二,后合二为一。新婚夫妻一同进酒,为什么要用卺作爵盛酒呢?因卺味苦而酒亦苦,饮了卺中苦酒预示着婚后夫妻也会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同时,也象征着夫妻二人如同此卺一样,合而为一,紧紧地拴在一起了。又因“匏”是古代八音乐器之一(“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引自《三字经》),它又含有音韵调和之意,故“合卺”又示意新娘新郎婚后应和睦协调,结为琴瑟之好。随后,两对新人各捐出寓意“一心一意、一生一世”的元碳汇金,该笔款项将用于在广西百色建设碳汇林,以中和本次婚典人员出行、能源消耗、资源使用等所产生的5.6吨二氧化碳排放,实现“零碳婚典”的目标。作为中式传统嫁衣,秀禾服不仅寓意吉祥喜庆,更传承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婚典文化。此次,为充分展现中式婚典仪式的端庄、喜庆,融和拙政园的古典文化气息,两对中外新人选择了虎丘婚纱城入驻品牌“礼唐舍&禧绣坊”的秀禾服,这两套一针一线皆融入苏绣“秀、巧、精、活、雅”的精工华服,也成为这场极具社会意义的零碳婚典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礼唐舍&禧绣坊——传承中式嫁衣,再塑东方神韵————礼唐舍&禧绣坊,作为苏州传统中式嫁衣的领导品牌,本着匠人之心,在传承苏绣“秀,巧,精,活,雅”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开发出了绳绣,盘金绣,珠绣等等各种新工艺,为新人提供更多特色的精美嫁衣。不仅“美”,而且“舒”,在讲究修身塑形的同时,也不忘融合现代时装的舒适与服帖,让美与舒同在。
上一篇文章: 听说这才是全网最潮的婚俗你见过么 下一篇文章: 传统礼仪文化之婚礼文化的专题讲座山东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jbzd/50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