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点儿涉密的事,偷摸儿看别转发

鑳藉惁娌荤枟鐧界櫆椋? http://www.baidianfeng51.cn/m/
大家好,我是徐浪。

今天那啥,先讲件有点儿涉密的事儿,就不说具体的地点了,你们也别往外给我瞎传,哪天我要是进去了,今天点进来的人,没有一个是无辜的。

有些善于观察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一件事儿——这几年被抓的逃犯好像特别多,而且都是那种逃了二三十年的。

很多几十年前的杀人案,甚至连环杀人案,凶手都在这两年被逮了。

这是因为点儿啥呢?一个是技术的进步,由于怕被有心人看见这篇文章,我就不细聊了。

还有一个,就是这两年公安部一直在做一个叫“命案积案攻坚专项行动”的事儿,光去年一年,就破了五千多起历史遗留命案。

我有几个朋友是当刑警的,他们参与到了这个行动里面,私下被我灌多了以后,给我讲了很多事儿。

等他们醒酒以后,问我自己乱没乱说话,我都说没有,啥也没说。

其实我都拿小本儿记下来了,用我巨难看的字,个别精彩的我还录音了。

当时的场面大概是这样的

今天要讲的这个事儿,就是一个特别好的朋友喝多后给我讲的,关系有多好呢?我一说你就明白了——他是我高中时的同桌。

本着先坑好朋友的原则,我先讲他参与的案件。

他大学毕业以后,在东北的某个城市当刑警,这几年里,每次我回哈尔滨过年给他打电话,说出来聚一聚时,他不是在单位值班,就是在全国各地抓逃犯。

初一打电话还在广东,初三打电话就在山西了。

他参与过几个特别精彩的案子,比如“艾滋病传教士”,就是一个家里挺有钱的大哥,在自己得了绝症以后,不想活了,然后故意感染艾滋病,又利用各种手段约炮,并传播艾滋病的事儿——很多家庭都因此破碎。

还有“驾校淫魔”,就是一个驾校教练,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城市,利用教姑娘学车的机会和这点儿小小的权利,威逼利诱姑娘上床,并偷拍视频卖钱,涉及人数几百人。

这些都是媒体从来没报道过的故事,想看吧?但我今天都不讲,你说气人不气人。

别急眼,我先讲个逃犯和受害人的故事,也是没人知道的。

二十多年前,在东北的某个小城市,我就不说具体是哪儿了,当时还很穷,没现在这么富裕,很多人住的还都是平房。

在这个城市的一片平房区里,住了一个姓王的大哥,我就叫他王哥吧。

王哥平时是个挺蔫巴的人,不咋会说话,平时就能干点儿电焊、修管道之类的体力活儿,养家糊口,家里没啥钱,有时候还得靠弟弟帮衬。

直到三十岁,才有个姑娘愿意嫁给他。

王嫂是个残疾人,有一条腿是瘸的,但人很勤快,对王哥也很好,俩人结婚以后,觉得和父母住一起不方便,就决定拿积蓄买个房。

经人介绍,他俩买了一间特别便宜的平房,比周边房子都便宜一倍,离王哥弟弟家也很近,兄弟俩可以相互照应,夫妻俩挺乐呵,觉得占便宜了。

但没过几天,他们就知道这房子为啥便宜了——他们的邻居,是一个混黑社会的小混混,天天欺男霸女,打爹骂娘的,周围邻居没有不挨欺负的,但大家谁也不愿惹事儿,一个反抗的都没有。

自从他发现新搬来的邻居里,有一个残疾人时,一下就妥了,天天就专门抓着王嫂侮辱,只要看见王嫂,张口就是操你妈,闭口就是死逼瘸子。

而且他像条疯狗一样,越来越过分,后来直接来王哥家里骂了。

八十年代的东北平房区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王嫂生了孩子,她哥来家里看外甥,正好赶上这个混子在家里指着王嫂骂,他哥受不了妹妹被侮辱,就和这个混子打起来了。

混子虽然嘴上挺行,但战斗力也就是正常人,两人打了个平手,混子回到家里以后,越想越生气,就拿了把尖刀,蹲在门口,等王嫂她哥骑车回家时跳出来,把他拦住了。

正常人肯定不能和拿刀的疯狗拼命啊,王嫂她哥弃车而逃,混子把自行车推回自己家里,喝了点儿酒,觉得还不解气,又拿着刀来到王哥家开始辱骂王嫂,越骂自己还越急眼,拿刀就去扎床上的男婴,说杂操的,我今天就他妈要让你们老王家绝后。

王嫂看他要杀儿子,抱着孩子就往外跑,跑去了附近的王哥弟弟家,又从后门逃了出去。

混子追到王哥弟弟家,找了一圈没找到人,出门时正好遇到了刚回家的王哥弟弟,他问混子拎着刀来他家干嘛,俩人吵起来后,混子上去三刀,把王哥的弟弟直接捅死,然后跑路了。

警察找上门时,王哥和王嫂才知道弟弟被捅死的事儿,他俩特别害怕,怕对方会偷摸儿回来给他家灭门,就连夜收拾东西,跑到了其他城市,最后在双鸭山停下来,王哥在双鸭山的煤矿当了个矿工。

前几年的时候,因为清理陈年案件的专项行动,我同桌和他的同事们,开始调查逃犯,他们通过监听这个混混父母和亲戚家的电话,发现有一个广西的电话经常会在逢年过节打过来。

经过暗访,又确定了他家并没有广西的亲戚,怀疑打电话的就是那个混子,于是顺藤摸瓜,去广西逮捕了已经逃亡26年的混子。

混子在广西开了自己的公司,儿女双全,家里房子二百多平,活得特别好。

把混子带回来后,还需要当年受害人的口供,警方找了挺长时间,才知道王哥一家,住在双鸭山的一个矿场附近。

我同桌和同事电话和他们联系后,去王哥家敲门——那是一个特别老的赫鲁晓夫楼,大概只有五十几平,一家三口住在顶层,屋里特别挤,有股老房子特有的霉味儿。

王嫂给他们开了门,带他们走进卧室后,他们见到了已经快不行的王哥——他因为长期下矿作业,得了肺癌。

现在已经是晚期,大夫说也就是这两天的事儿了。

王哥已经基本不能说话了,也听不清别人说话,王嫂只能大声在他耳边喊,说抓住了,杀你弟弟的那个赵XX,被警察抓住了。

然后王哥哭了,他拽住王嫂的手,用全身的力量说,快,带警察出去,吃点儿好的。

虽然我同桌他们一直拒绝,但王嫂坚持着,从抽屉里翻出一叠零碎的现金,带他们去楼下的一家小饭馆,点了肉沫土豆泥、锅包肉、鱼香肉丝和干煸豆角。

他们做了份笔录后,买了点牛奶和水果又去看了眼王哥,就开车回去了。

肉沫土豆泥,我好久没吃了

第二天,我同桌接到王嫂的电话,说王哥去世了。

王嫂说:咱们就是软弱的老百姓,唯一能指望的,就是你们替我伸冤报仇了,谢谢你们,他死能瞑目了。

我同桌后来喝多了给我讲这件事儿时,说这是第一次,他真实感受到自己所做的一切是有价值的,能改变其他人的人生。

同样的话,我从另一个朋友,刑警赵赶鹅的口中也听过。

我第一次见他是年,当时我刚开始写《夜行实录》,精力充沛,一周两更,从没想到有一天会越写越慢。

我当时集中采访了一批特殊职业的人,比如妓女、被捕过十几次的嫖客、职业赌徒、各国各地的刑警、老鸨、刚出狱的毒贩之类的。

赵赶鹅就是其中之一,我俩约在东四二条的百米粒,一起吃了顿湘菜——这家饭店已经彻底关门了,他家的菜花是全北京最好吃的。

据说老板离开北京后,跑去云南开店了

Anyway吧,当时赶鹅已经进重案组三年了,算是个有点儿经验的刑警了。

我们聊起了他经手的案子,也聊起了我知道的案子,然后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你所有能在影视剧中看到的警察,尤其是中国警察,都特别假。

去他妈的心理侧写和推理,更多的是数不清的走访和看监控,是面对相同人和案件时的经验。

面对人性的黑暗和血腥的场面时,警察也不是硬汉,而是和普通人一样恐慌,但是他们强撑起胆子,去处理那些和日常生活完全不相关的事。

不仅是因为,这是他们谋生的方法,更多的是因为,他们所做的事,对别人很重要。

我俩吃完那顿饭很久之后,有一天我接到了赵赶鹅的电话,说他情绪面临崩溃。

我问他怎么了,他说刚处理了一起杀人案,这件案子让他想起了自己。

最近是命案高发期,一个半月内他没有休息过一天,好不容易有半天假,去和哥们喝点酒,半夜又被叫了回去。

在赶往现场的路上,他的情绪突然崩了,牙齿不停地在嘴里摩擦,像癫痫发作一样,整个人都处在失控边缘的感觉,甚至想要杀人。

出租车司机吓坏了,差点医院,

到了案发现场后,他发现杀人的是一个IT公司男员工,因为多次被新来的领导要求加班,用办公桌上的铜镇纸,把对方脑袋砸碎了。

他杀人以后自己报了警,赵赶鹅到现场时,他就跟中了定身法一样紧贴着墙壁站着,脸白得像墙皮一样,领导的血染了他一裤子。

赵赶鹅给他戴手铐时,他两眼发直,像个复读机一样喃喃自语:“要是今天晚上关机就好了。”

那一瞬间,赵赶鹅加班的气儿一下就消了,他发现警察和我们,和每个普通人一样,也是有可能作案的。

我当时给了他一个建议——把自己经手过的这些案子写下来,既有警示的价值,也有自我梳理的作用,让自己时刻保持警惕。

现在,这本儿集中了大量罪案的一手资料,完全还原勘察现场、追查证物、审讯嫌疑人等场景的书,出版了。

总共有十个故事,每个都比我还没写的“艾滋病传教士”和“驾校淫魔”更精彩。

其中我最喜欢的两篇,是充满北京特色的《胡同罪恶回忆》,以及完全和生活脱节的《诗人杀手》。

在这些故事里,赵赶鹅作为一个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而不是超人一等的警探,去参与调查这些案子,去为受害人伤心,为杀人者感到恐惧。

读起来,就像自己亲身参与了这些案件一样。

这本书长这样

这本书出了以后,我第一时间买了好几本儿,送给我那几个当刑警的朋友,希望他们原谅我的不是人,他们都反馈说书特别好看,但是下次见着我,该揍还是得揍。

哎,上火,还是你们好,打不着我,避免了犯罪后出现在赵赶鹅的真实案件里的可能。

不管咋地吧,推荐你们买这本《大真探赵赶鹅》,贼好看,长按扫描下方的那几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jbjc/477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