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一线认识艾滋关注艾滋九
哈喽,我们又见面啦~
这一次我们看一看怎么解开HIV/AIDS病人免疫重建不良之谜!
解开HIV/AIDS病人免疫重建不良之谜
尽管长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therapy,ART)能够有效抑制HIV-1的复制,提高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的数量,重建病人的免疫功能,但仍约有20%HIV/AIDS病人的CD4+T淋巴细胞数量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我们称这类病人为免疫重建不良者(immunologicalnon-responder,INR)。与免疫重建良好的病人相比,此类病人更容易发展至AIDS阶段或引发非AIDS相关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等,从而导致死亡率增加。如何判定免疫重建不良,明确其发生机制,并制定行之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是目前攻克艾滋病道路上重要的一环。
免疫重建不良的判定标准
大多数接受ART的病人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在治疗后的第一年大约增长50~cells/μl,前三个月增长速度最快,随后每年约增长50~cells/μl,直至达到平台期。目前的研究认为,ART后CD4+T淋巴细胞达到cells/μl以上为免疫重建完全。但是对于免疫重建不良的标准及治疗时间尚未达成共识。有研究团队认为,ART后如病人的CD4+T淋巴细胞仍小于cells/μl,或CD4+T淋巴细胞的增幅低于治疗基线的20%则为免疫重建失败,而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在~cells/μl则为免疫重建不完全。美国健康和人类服务部(DepartmentofHealthandHumanServices,DHHS)的AIDS治疗指南指出,HIV/AIDS病人在接受ART4~7年后,CD4+T淋巴细胞仍未恢复至cells/μl或cells/μl,则可以判定为免疫重建不良。
免疫重建不良的机制
免疫重建不良由多个因素造成。从临床特征来看,免疫重建不良多发生于年龄大、男性、低CD4+T淋巴细胞治疗基线、HIV-1感染时间久、HCV合并感染。从免疫学特征来看,骨髓造血功能低下、胸腺输出能力减弱、T淋巴细胞亚群稳态破坏、T淋巴细胞凋亡和衰老增加、免疫活化水平升高及炎性因子水平紊乱都是造成免疫重建不良的因素。
知识问答
上一期的题你们做对了吗?赶紧和小编一起来看看答案吧!
1.D
解析:艾滋病潜伏期指的是从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开始,到出现艾滋病症状和体征的时间。人体感染艾滋病后需经过0.5~20年,平均7~10年的时间才能发展到艾滋病期。其潜伏期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营养条件及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未发病者有的可长期甚至终生隐匿,成为艾滋病携带者。处于潜伏期的艾滋病感染者其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脏器中含有艾滋病病毒,具有传染性。
2.B
解析:复方磺胺甲恶唑即复方新诺明:是治疗艾滋病病人合并PCP首选的药物,对于高度怀疑而未明确者也是首选的试验性治疗的药物。具有高效、抗菌、价廉等优点,即可口服也可静脉注射。
本期提问
1.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
A、免疫缺陷综合征
B、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C、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D、继发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2.综合防治艾滋病都有哪些措施()
A、宣传教育
B、行为干预
C、关怀救助
D、以上都是
聪明的你们快把答案写在留言中吧!我们一星期后见~
排版
李梦圆
实习终审
张雪琴
终审
高苗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jbjc/44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