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quot黄quot色变黄龙病与
地源之本——生物有机肥领域翘楚企业,致力于让土地更肥沃,让作物更丰收,让产品更天然健康。
种过柑橘的果农朋友们谈起一种柑橘病害都会为之色变——黄龙病。黄龙病犹如“癌细胞”,传播蔓延速度非常快,被称为“柑橘癌症”和“柑橘艾滋”。
黄龙病于年被发现后,该病菌初期虽然只危害几个主要柑橘品种,如:柑、橙、橘等,可是后来种种迹象显示,此种病菌系统不但持续扩大感染面积,更因为自身发生演化而又逐渐感染柚类、柠檬等。由于它的起因是源于不能培养的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CadidatusLiberibacterasiaticus),得了黄龙病的柑橘全株系统性发病,根、树干、枝、叶、花、果都有病原,特别是根部,药剂很难达到,尚未找到好的给药方法和途径所以各地植病专家学者穷尽一切所学与资源,却始终拿不出一套可以有效根治的办法出来,因此就泛柑橘产业而言,这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堪称”世纪绝症”。果园一旦染上了黄龙病就将面临毁园重建的悲惨命运。
很多人都知道得了黄龙病的柑橘的症状有叶片黄化、变小,柑橘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病情严重时会使根系腐烂,甚至造成整片橘园被毁的现象。但是有这些症状就一定是柑橘黄龙病了吗?叶片黄化了的的柑橘植株,如何判定是否得了黄龙绝症,是否还有救呢?
虽然治愈很难,然而准确诊断柑橘“绝症”黄龙病还是有招可依的。检测诊断技术主要有六种,且听小编娓娓道来。
1、田间诊断。叶片斑驳黄化、缺素黄化或叶基黄化;牛鼻子果(果实小且果实基部黄化)。这种判定方法简便易行,然而却容易与其它病害导致的黄化症相混淆,需要具备较丰富的诊断经验(譬如咨询请教地源之本肥业首席农技专家黎老师)。
2、使用指示作物判定。南非夏橙、印度甜橙等均可作为反馈较好的指示植物,可惜诊断耗时长,对于科学研究以外的一般种植户不适用。
3、电镜检测。电镜下观察病原体,需昂贵设备与专门技术,易漏检。
4、免疫学检测。免疫电镜检测与免疫荧光检测结合后判定,需昂贵设备与专门技术,易漏检。
5、核酸分子检测。应用技术——核酸杂交检测,常规pcr和定量pcr检测等,此法快速准确;但需要昂贵设备与较高技术要求。
6、淀粉显色。感染黄龙病的叶片积累大量淀粉,淀粉显色试验可有效判定,此法快速、经济,但需结合田间诊断才能避免其它情况的淀粉积累影响检测结果。
1、百度百科-柑橘黄龙病
柑橘黄龙病全年都能发生,春、夏、秋梢均可出现症状,以秋、冬季症状最为明显。叶片有三种类型的黄化,即斑驳黄化、均匀黄化和缺素状黄化。
叶片转绿后局部褪绿,形成斑驳状黄化,斑驳位置、形状非常不规则,呈雾状,没有清晰边界,多数斑驳起源自叶脉、基部或边缘,是较为准确的判断症状;
均匀黄化多出现在秋季气温局部回落后,所抽生的秋梢晚秋稍上,新稍叶片不转绿,逐渐形成均匀黄化,多出现在树冠外围、向阳处和顶部,是较为准确的判断症状。
缺素状黄化不是真的缺素,是由于黄龙病引起根部局部腐烂,造成吸肥能力下降,引起叶片缺素,主要表现为类似缺锌、缺锰症状,是黄龙病识别的辅助症状。
柑橘果实有两种类型症状可辅助判定黄龙病,即青果、红鼻果。青果病主要表现为成熟期果实不转色,呈青软果(大而软)或青僵果(小而硬),柚类、柠檬类、橙类均有此症状;红鼻果主要表现为成熟期果实转色异乎寻常的从果蒂开始,而果顶部位转色慢而保持青绿色形成红鼻果,柑橘类、橙类均有此症状。
2、接地气的鉴别妙招
是不是看起来都高深莫测又难辨别呢?有没有直接一点、经济一点、容易一点的判定方法呢?小编从接地气的农技专家那里“偷”来了几条“简单粗暴”的黄龙病树判定技巧,主要从果实和叶片症状辨认是否黄龙病导致的黄化,大家可以学以致用。
1、黄龙病是具有传染性的,一棵果树有,就会传染到周围的几棵果树的,染病植株果实变酸失去经济价值,只能砍除。
2、它是以叶脉黄为主,而非以叶肉黄为主的,叶片呈现黄绿相间的斑驳状黄。如果柑橘整棵树黄化,可以肯定不是黄龙病危害。
黄龙病柑橘叶片
3、发病通常在10月至11月的高温、干燥气候发生。
4、对果树进行枝剪后,它还是会再发黄,而且果实不会熟。
5、果子到了成熟期不正常转黄,除近果柄处,其它大部分还是青的,即俗称的“红鼻子果”。砂糖橘成熟时最容易通过田间症状判断柑桔黄龙病的季节,若出现红鼻子果,则判为黄龙病八九不离十。
黄龙病柑橘的“红鼻子果”
6、春梢不黄而到了秋梢黄。
7、黄龙病病原不会通过空气传播,唯一传播途径只能是柑橘木虱,因为木虱善于跳跃和飞行,其在病树取食累计5个小时,即可带毒传播至其他植株。发现柑橘木虱,很可能果园会存在黄龙病植株,继而大规模传染。
柑橘木虱是柑橘黄龙病的唯一传染媒介
柑橘木虱的生物学特性
①繁殖力强。一般在食料丰富气候适宜的情况下,一头成虫一个世代可产卵-粒。田间世代重叠。成虫产卵在露芽后的芽叶缝隙处,没有嫩芽不产卵。成虫停息时尾部翘起,与停息面成45度角。在没有嫩芽时,停息在老叶的正面或背面。
②耐寒力强。在-10℃气温条件下可存活4个小时,最耐寒的柑橘品种如温州柑、金桔等的耐寒力是-9℃,这表明,只要柑橘能正常生长,柑橘木虱就能繁衍生存。在8℃以下时,成虫静止不动,14℃时可飞能跳,18℃时开始产卵繁殖。木虱多分布在衰弱树上,这些树一般先发新芽,提供了食料和产卵场所。
3、防治:釜底抽薪-对症下药
找到病因方能对症下药,切忌病急乱投医。对于黄龙病,针对病原寄主柑橘木虱的统防统治已经被证明是唯一有效的手段。因为黄龙病病原不会通过空气传播,唯一传播途径只能是木虱,因为木虱善于跳跃和飞行,所以必须统一大面积防控柑橘木虱才能有效阻断黄龙病的传播。
桔柑木虱一年可发生数代,各代重迭发生,成虫若虫均聚集柑桔嫩芽上,吸食汁液,被害芽生长受阻,叶多卷曲不能正常发育。成虫取食时头部下俯,腹部翘起成45°角,若虫取食后,其排泄物附在腹末,成一长条,卵产于嫩叶或嫩茎上,聚集不定。雌虫能产卵粒,在夏季,卵期为4~6天,若虫有5龄,各龄期多为3~4天,自卵至成虫需时15~17天,成虫寿命达一个月。严重为害时间多在春季至夏初,秋梢嫩芽期间也受害。
由于每年春季病弱树先发芽,越冬柑橘木虱成虫首先在其上为害,交尾产卵,繁殖第一代若虫,当春梢大量萌发期,这些带黄龙病病原的柑橘木虱飞抵健康树上为害,并传播黄龙病。
冬季气温低,柑橘木虱活动力弱,是开展防治的有利时机,冬季清园喷药消灭越冬成虫。加强肥水管理,保持柑橘树生长健壮,推荐使用地源之本肥业“泥懂的”系列有机液体碳肥,强健植株,抗病抗逆。坚持抹芽放梢(盛果期果园可全部去除夏梢),抹除晚秋梢,促使柑橘树整齐放梢,利于统一喷药。砍除失去结果能力的衰弱树,减少虫源。
果园内种植品种要求一致,便于统一管理防治。重点抓“三梢”抽发期进行防治,一般在新梢萌芽至芽长5cm时第一次防治,如虫口基数大,抽梢不整齐,还需防治2、3次,间隔7~10天。通常情况下,春梢防治1次,夏梢1~2次,秋梢2~3次,全年防治4次以上,可基本控制柑橘木虱为害。药剂推荐:2%阿维菌素乳油0倍液,40.7%乐斯本乳油或48%乐斯本乳油1-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倍液,50%乐果乳油倍液。亦可选喷下列药剂:40%乐果乳剂0倍液;合成洗衣粉~倍液;松脂合剂15~20倍液;25%中科美铃~0倍液;25%高效氯氟氰0~倍液。以上药剂如交替使用,效果更好。病株挖除前必须喷药1次,防止木虱向外迁移。
除此之外,还需做好检疫措施,加强苗木检疫,防止病原侵入和外输,杜绝病苗和病果进入新种植区和无病区。建立无病苗圃,培育无病壮苗。苗圃地应选择在无病区、隔离条件好的地区,砍除已失去结果能力的衰弱树,减少病虫源,并将其运至橘园外的空隙地烧成灰烬。
万寿菊趋避防虫
万寿菊趋避防虫的生物防治措施也颇为有效。万寿菊俗称臭菊,也称除虫菊,其所散发出来气味,可以有效驱赶部分的植物害虫,像蚜虫、线虫、蚂蚁、切根虫、夜盗虫、潜蝇类等,但又对人畜无害,是有机农业防治害虫的利器,可以及时防治虫害,消灭传播媒介。
使用有机治剂可见奇效。有机治剂为植物天然酵素液、多种有益菌结合而成,使植株提升免疫能力,植株更强健,这里小编推荐“泥懂的”植物源土壤消毒剂,通过有机酸、酚类、醛类等植物源的绿色天然物质消毒杀菌,施用后可把土壤里的病菌害虫消灭,净化土壤,同时富含多种活性促生成分有机物,安全可靠,绿色环保,利于肥料的营养更易于被作物根系吸收,增强作物免疫力,抵御病害的侵袭。
已经大范围感染黄龙病的柑橘片区,只能考虑毁园重建的最后策略了。对于柑桔黄龙病严重果园应成片改造,处理完病树后,先轮种2~3年水稻、花生、黄豆等,再种无病苗。在冬季清园、新梢期等关键时间,加强柑桔木虱防控。肥料管理上,要多施用腐熟有机质肥料养根,保证须根群发达,树体壮旺,即使感染病菌也能推迟1~2年发病或多挂几年果。
所以,柑橘出现黄化不要慌,不是所有的黄化都是黄龙绝症引起的,也不是所有黄化都无药可救。小编在此透露一个经典案例,广西象州水晶乡河浦村沙糖桔党员示范基地种植大户云伟高的30亩黄化沙糖桔,竟然起死回生还获得了至少20万斤高产优质的丰收硕果!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那就在1月22日(星期天)11:20--11:50、15:30--16:00分锁定广西科教频道收看《八桂新风采》节目吧,这里会有你想要的答案。
版权声明
本文为“地源之本”综合编辑创作,“地源之本”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那家最好引发白癜风原因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jbjc/1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