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新发现艾滋病154例男大学生染病的
1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记者从恩施州卫生计生委通报获悉,年我州新发现艾滋病毒感染者及病人例,其中死亡49例。
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所占比例高达99.4%,成为我州新报告病例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尤其值得的是,今年新报告病例中有19例是通过男男性接触传播,占新报告病例的1.3%。
从年发现第1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截至年10月31日,我州累计发现10例感染者,其中艾滋病人例,累计死亡51例。我州艾滋病疫情流行特征多样化、复杂化,主要表现为:
表现一艾滋病疫情上升趋势加快
艾滋病疫情上升趋势加快。近五年来,我州每年新发现的艾滋病例都呈持续上升趋势,其原因在于:一是随着检测覆盖面的进一步扩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主动提出的对就诊者的艾滋病检测和针对性的咨询服务(PITC)迅速增长;二是未及时发现的既往感染者陆续进入发病期,主动到医疗机构或疾控中心就诊检测;三是相关部门近年来积极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尤其是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的宣传,促使更多有过高危行为史的人群主动到医疗机构或者疾控中心咨询检测。
表现二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多于女性。年新报告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1,男性报告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可能跟以下原因有关:一是我州外出务工人员多,且主要是青壮年男性,更容易产生不安全性行为,感染风险高;二是男男同性恋人群感染人数持续快速增长,使得男性感染者比例明显多于女性;三是5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感染者增长迅速,提示既往感染者陆续进入发病期,就诊就医增多;四是15岁至4岁年龄段的青年学生的感染率增长很快,今年新发现1例学生病例中,9例是通过男男性行为感染的。
表现三感染人群多样化感染人群多样化。受艾滋病影响人群增多,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从农村向城市扩散的趋势更明显。近年来干部职员和大专以上高学历人群的报告病例数明显增长,要加强警惕。
▼▼▼▼
对于很多人来说,艾滋病看起来既神秘又遥远。而其实,生活中一次的不小心,可能就会“中标”。
现实中,学生李维(化名)、张明(化名)、默默(化名)就是这样不小心成为了艾滋病感染者。从他们的真实经历中,或许你能明白些道理。
男大学生染艾滋病的真实经历外地案例一“大中学生感染者中,男同占据8%。”据新京报报道,目前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在性别上以男性为主,男女比例为11:1;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主要以性传播为主,主要是男性同性性转播。
年11月9日,教学楼里的李维。
研究生一年级学生李维(化名)只是近年来不断上升的学生感染者中的一员。
尘埃落定在七个月前。
4月份,正值论文答辩的关键时刻,李维收到了北京市疾控中心的确诊报告。HIV阳性,红色印章刺眼夺目。之前的侥幸证明是自我安慰的逃避。
一月份时,李维在一朋友建议下做了HIV检查初筛,“就是觉得去抽个血吧。”0分钟后,初筛结果下来。两道杠闪在眼前,脑子一片空白。“我也不怨他,要怪只能怪自己吧。”如今李维已接受感染的事实。
李维口中的“他”是在去年1月份旅行时认识的。年1月,成绩优秀的李维通过几轮面试,顺利保送到北京某高校读研。一身轻松,李维独自前往南方,提前兑现计划已久的毕业旅行。
在事先定好的青年旅馆,李维和一个男游客入住同一房间。男生二十三、四岁样子,自称从事销售工作,常来南方出差。两位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天南海北闲聊,“最后聊到男女关系和性,好奇之下,李维与对方发生了关系。”
“小旅馆里非常简陋,没有准备安全套,也没有想过要采取安全措施。”再次联系时,李维已收到初筛报告。
李维再打电话过去,对方已不再接听。出于好奇,李维在网上检索对方号码。自动弹出的网页显示,对方是专门服务男性的性工作者。
飞来横祸,李维愤怒异常,但也无可奈何,“我没有确切的证据可以报警。”李维只是给对方发了一条短信:你把我彻底毁了,但希望你好自为之,不要再去害人。
事实上,如李维一样的男性同性艾滋病传播比例正在逐年上升。一组来自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在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当中,年至年,男性同性传播所占据比例分别为59%至67%;年至年1月到10月均为8%。
截至今年10月底,我国报告现存活15-4岁青年血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例,占全国感染的1.6%。
读研后,有天李维和同学聊天时提起艾滋病。“有人说得了艾滋病很快就会死,每个人都是谈艾色变的表情,”李维想站起来反驳,但害怕被发现,“我现在是感染者,不敢去纠正。”
医院拿完药后,李医院垃圾桶里。这也是大部分艾滋病友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李维曾看到有病友将药片换到事先准备好的药瓶里。
“生活中好奇的人很多,别说把药瓶扔了,药丸上的字母都可能会有人搜索,”李维为以防万一,将药单独锁在专门的抽屉里。
按照抗艾治疗疗程,一旦吃药,漏服或者晚服的危险性极高。李维专门带了一只智能手环,每到十点准时震一下。服药时,李维会关上门。偶尔有同学碰到,他会心虚地表示“在吃助眠药物”。
外地案例二
据权威机构调查发现,青少年学生的感染,都是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型之中发生的。很多学生被社会人士所利用,通过这一途径,社会上的艾滋病开始向高校渗透。近5年我国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年增35%。
与李维相比,张明(化名)看到两道杠的检测结果时出奇平静。
10月4日还是5日,张明已经记不清初筛的具体时间。防艾志愿者张海龙所在的NGO每天有一辆车停在马甸桥附近,为市民提供咨询和检测艾滋病、免费发放安全套等活动。每隔三个月,张明会前往检测车检测一次。
唾液检测,0分钟就能出结果。“检测显示两道杠,疑似感染。”张海龙见到过很多感染者无法接受事实而崩溃,准备了一大堆话安慰张明。
“嗨,没事儿!”四个小时后,张明晃晃悠悠地回来了,称早料到了。张海龙惊讶于张明的“无所谓。”
“后悔有啥用,都是自己作的。”一个月后,张明笑嘻嘻地谈论自己的遭遇。
大二时,张明开始和一男性住在一起,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是“同志”。
“虽然我不排斥男性,但要不用‘那种东西’,我不会跟他发生关系。”张明所指的“那种东西”是新型毒品。
第一次接触新型毒品也是在大二。张明前往一男性朋友家中,对方拿出一种新型毒品。好奇的张明接过来闻了一下,“一下子就蒙了。”
“等我知道它的危害时,已经晚了。”回忆起第一次吸食新型毒品的好奇时,张明又恢复了理智。
外地案例三大学生默默(化名)“中枪”则源于他们混乱的“社交圈”。
早在初中时,年生的默默已听说“同志群体”,但不以为意。高中时有了喜欢的男孩子,默默“彻底理解了,并进入这个圈子”。
直至大学默默开始频繁地更换男朋友。通常情况下,在交友网站,默默和对方先视频聊天,合眼缘后约见面、约饭,最快和对方认识三天发生性关系。“基本上一个月会和两三位发生关系。”
在更换男朋友时,默默偶尔会在圈内社交群里听人谈论“艾滋病”。知道同性性行为容易感染艾滋病,每次发生关系前,默默都要求对方采取安全措施。一年前,身体无虞,默默开始疏忽大意,不再采取保护措施。
我们呼吁,有以下情况的人士请自愿咨询检测因此,我们呼吁:为了自己和家人,有以下情况的人士请到当地疾控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等机构接受免费、保密、安全的自愿咨询检测。
1、有过不安全性行为者;
、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者;
3、既往有偿卖血者(到非法采血点卖血);
4、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子女、配偶或性伴;
5、怀孕的妇女;
6、结核病检测为阳性的人士;
7、性病检测为阳性的人士。
恩施州疾控中心:-
恩施市疾控中心:-
利川市疾控中心:-
建始县疾控中心:-
巴东县疾控中心:-
宣恩县疾控中心:-
咸丰县疾控中心:-
来凤县疾控中心:-
鹤峰县疾控中心:-
州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所、
健康教育所
恩施州艾滋病咨询交流QQ群:
关于艾滋病,这些你得知道来源/恩施网络电视、恩施新闻网、新京报、央视新闻
本期监制/沈刚、吴萍
本期责编/陈畅
本文编辑/孙跃
原创出品,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
喜欢此文,大力点赞↓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治疗白癜风好的医生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jbjc/1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