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日必看关注威胁护士的针刺伤害
年12月1日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天很多焦点都对准了艾滋病的防治。艾滋病是一种以防控为主的疾病,护理工作者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护士每天需完成大量的注射、采血、输液等操作,常接触尖锐的医疗器械,被针刺伤害的风险也最高。今天,《护理人》就跟护士朋友们聊一聊护士职业暴露那些事~~
护士针刺伤害比例惊人!
年崔文建等《临床护士针刺伤情况调查分析》指出:一年内,名护士中有名曾经发生过针刺伤,发生率为97.3%,共发生次,人均发生14.6次,全年无针刺伤的护士仅18人,占6.3%。
年,林艳容等《病房护士发生针刺伤的调查与分析》指出:5年内,名护士中例有针刺伤史,占67.6%,发生针刺伤后,人上报,上报率达87.8%;人按职业暴露流程处理伤口,占83.1%,36人未对伤口进行正确处理,占16.9%。
从调查中可以粗略看出,针刺伤发生率较之以前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安全设备的使用,护理人员的补充,安全防护教育的加强等,也有可能是由于目前严格质量管理,瞒报针刺伤导致。医院职业暴露威胁的主要人群。
职业暴露≠感染HIV
虽然护士职业暴露机会较多,但是暴露于HIV刺伤的感染危险性较低,破损皮肤暴露发生感染的概率为0.30%,粘膜接触发生感染的概率为0.09%。
一般而言,针刺伤的平均血量为1.4uL,一次针头刺伤感染HIV的概率为0.33%,美国曾经调查HIV职业暴露的危险概率约为6.4/万。
然而,一旦护士因职业暴露感染HIV,必将为护士本人及家庭带来难以承受的打击,医院整个艾滋病临床工作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威胁护士的主要是不规范操作
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相关因素为工作负荷过重,护士因工作繁忙,简化操作程序或不规范操作所致。调查发现护士在操作中和操作后发生针刺伤占93.4%,其中不规范的操作行为是导致针刺伤发生的主要原因:
将使用过的针头与针帽回套;
使用后的注射器带针头传递;
注射操作过程中将用过的针头、棉签、输液皮条、输液袋混放;
输液结束拔针后针头回插入空瓶;
操作后针尖握持手中,甚至将针尖锐器而向前方行走;
污染的针头未严格按垃圾分类放置;
徒手分离处置污染针尖;
利器盒过满等。
做好预防工作是防止职业暴露的主要手段
①医护人员在诊疗和护理过程中,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时应穿隔离衣或围裙,戴手套。操作完毕后,脱去手套立即洗手。
②有可能发生HIV病人血液、体液飞溅时,医护人员应戴防渗透性好的口罩、防护眼镜。
③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防止被注射器、输液器等刺伤。
④实施手术的患者要做HIV抗体测定,手术过程中防止缝合针刺伤、手术刀等锐器划伤。
⑤如有伤口或皮炎的医护人员,不应进人实验室及参加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救治,如必须参加,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伤口须用创可贴包好,带双层手套。
⑤检验标本试管加盖后装在密封的容器内,盖紧盖子,放双层塑料袋中并将袋口封好,做明显标志后送检;实验室常备有消毒液体、室内不可有锐器暴露。
⑦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用过的注射器、输液器、刀片等要用安全处理设备统一消毒处理。
一般针刺伤后怎么办?
被针头刺伤后,及时在伤口旁挤压。尽可能使损伤处血液挤出。用流动水和肥皂水冲洗伤口,然后用0.5%碘伏或75%酒精消毒、包扎。
汇报科室负责人及感染管理科,填写针刺伤事件呈报表。针刺伤后应在2h内完成评估和处置。
核实患者带病情况,暴露者检查相应抗原抗体。抗体阴性者及时接种疫苗。
定期检查随访,发现阳性及时治疗。
确定艾滋病暴露后要做这些
伤口的处理:
根据暴露的不同形式,采取不同的应急处理方法:
如果是被HIV污染的器具刺伤或者割伤,需要结扎伤口近心端血管,并挤压伤口周围的组织把体液挤出来,挤压时需要避免过度的用力,然后用酒精或其他杀病毒剂冲洗伤口至少10分钟。
如果是皮肤接触到血液或其他体液,马上把污染物除掉,并用皮肤消毒剂充分消毒。
如果接触到眼睛,马上用2.5%的PVP碘溶液冲洗眼睛。
如果不能马上得到这种消毒剂,就用大量的清水冲洗。
如果口腔接触到潜在感染物质,就用80%的酒精漱口几次,每次10-15秒钟。
抗病毒药的使用:
暴露者应暂时脱离工作岗位。先由专家对暴露级别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药物预防,医护人员在发生HIV职业暴露后要做好详细记录并报告,主要包括暴露时间、类型(锐器损伤或皮肤戮膜接触)、严重程度(接触面积广、时间长或者污染源患者传染的可能性强)、暴露后的处理、暴露后是否采用PEP及首次用药的时间。开始PEP首先考虑的是时间,最佳阻断传染的时间是暴露后24小时以内,过了24小时系统感染HIV病毒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72小时后就已经没必要进行PEP。事实上暴露后开始PEP越快越好,最好在暴露后的2小时内开始。
医院应担负的责任
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要求,医院要建立健全各项职业防护相关制度,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实行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用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指导护理工作,使职业防护工作有章可循,从而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机会。临床护士发生锐器伤的种类主要为输液针头和注射针头,发生针刺伤的环节主要为处理医疗废物,取下针头后未能及时将用过的针具丢弃到利器收集盒里。应加强职业安全风险意识教育,对护理人员实施安全教育培训是减少职业暴露的主要措施,医院已将职业安全教育纳入日常管理中,定期对在职护理人员进行防锐器伤的专题培训,以增强护士的自我防护和主动防护意识,把职业暴露预防措施贯穿于各项护理操作规程中。
医院应当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使职工的权益得到保障。在发生职业暴露后,医院需要为员工提供相应的检查、疫苗及预防性用药,不仅仅是为职工提供相应的检查就完事了,其他的服务也应当跟上。作为主管部门(院感科)在为其保密的同时,应主动为当事人提供咨询,帮助他们稳定情绪,配合医生进行检查、治疗、定期监测及随访,使他们树立对生活、工作的信心十分重要。
对于HIV,作为医护人员,既不能马虎大意,更不可害怕恐惧,只要科学规范,好人必然一生平安。下面我们轻松一下啊,和彭麻麻一起为“艾”唱歌吧!
和彭妈妈一起为“艾”歌唱
用感性的触角洞察护士职场
用理性的思维审视护理发展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jbjc/1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