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中医李发枝教授艾滋病诊疗特色探析
李发枝教授
国家第四批名老中医,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病种(艾滋病)首席专家,国家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专家组成员,河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专家组组长。自年始,每周定时在河南省内艾滋病高发区对艾滋病人进行义诊,常年如一日,每次都有大量的病人就诊,疗效甚好。
通过近10年的艾滋病诊治,形成了独到的艾滋病临床思想,提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人为本察细微,调理脾胃顾正气,扶正驱邪有侧重,痼疾卒病分缓急”的特色治疗,兹介绍于下。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中医理论的精髓是辨证论治,强调动态把握病人的病因、病性、病位、邪正盛衰情况,抓住疾病本质进行治疗。辨病论治强调始发病因以及病理过程,如若因为西医在病因、病原、病位、病理、转归、预后上很明确而单用辨病治疗,则违背中医理法方药理论,体现不出中医治病优势。
由于艾滋病的复杂性、特殊性、是整体免疫缺陷和多发感染,且为新发疾病,无古人经验可以借鉴,李老师认为“辨病论治是通过局部治疗以改善整体即治病以治人,辨证论治是通过整体治疗以改善局部即治人以治病;针对艾滋病的辨病治疗或辨证治疗都各有其局限性,难以总结出治疗规律并推广应用。
如肺孢子虫肺炎的治疗,单独辨证治疗效果不理想,因与其它肺部疾病不同,不能忽视原虫感染。再如艾滋病顽固型泄泻,一派典型的脾肾阳虚证候,但用四神丸加味、附子理中汤等却没有明显效果。这说明治疗涉及全身多器官多系统,病理变化复杂的艾滋病需要调整思路,将西医的病名诊断与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结合起来”。
因此,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审证求因、辨证论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最大限度发挥中医整体治疗优势,才能在艾滋病的治疗中立于不败之地。
以人为本察细微
中医学历来主张以人为本,认为疾病表现是病原作用于人体的反应,病原相同但病人表现出的证候有所不同,在艾滋病上病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后,是否出现急性感染期,初发症状和体征、机会性感染情况甚至服用同一种抗病毒药后毒副反应也大相径庭,证候也是千差万别。因此艾滋病的治疗应着眼于病人的个体反应,不是寻相同,而是以人为本察细微,因人而治。
李老师认为“中医学注重的是治人,且是处于家庭、社会、自然界中的有情感、有思想的人。病人尤其是艾滋病病人,在你面前不仅仅想得到药物治疗,还应从整体观念出发,观察其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后社会地位、家庭环境、经济状况、生活习惯、人际关系、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变化。以人为本察细微,是中医临床医疗的优势,也是满意疗效的保证”。
调理脾胃顾正气
脾胃乃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李老师认为“脾胃健则可使人体不断吸收营养物质,培育正气,反之,脾胃功能差,则全身机能都差。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后,脾化生精微和血的功能差,逐渐表现为五脏气血阴阳俱虚,五脏功能不足导致内生之邪泛滥,加之外邪,由正虚为主,转变为虚实夹杂或邪实为主,所以艾滋病的治疗尤当调理脾胃以资气血生化之源而扶正固本”。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侵入机体,每因正气虚弱而发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总属湿热之性,脾胃受损,脾虚湿盛,胃弱热滞表现为脾胃虚弱,艾滋病病情复杂,等累及多脏,逐渐呈现出虚实夹杂的病机状态。
中医长于辨证论治,重视机体整体反应,强调整体调节,其治疗更应脾胃顾护正气。李老师认为“临床直接杀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治疗往往疗效不佳,即使是鸡尾酒疗法,也易产生耐药,若能调理脾胃顾护正气,往往能取得满意效果。
证情复杂而病情危笃时,甚至可以独守脾胃”。正所谓《黄帝内经》所云“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张仲景也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有研究表明脾胃功能好,营养良好可使机体免疫机能处于一个比较好的状态,减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对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
并且治疗上调理脾胃顾正气,使脾气得升,水谷精微得以输布,胃气得降,水谷及其糟粕才得以下行,使气血充足,运行通畅,药达病所,往往可事半功倍。《外科证治全书·胃气论》说:“诸药不能自行,胃气行之。诸药入胃,而后行及诸经,以治其病也。未有药伤其脾胃而能愈病者,亦未有不能运行饮食之脾胃,而反能运行诸药者也”。
调理脾胃顾正气之作用可见一斑。正如《温病条辨·原病》第八条的注文强调了人体正气的抗邪作用“留得一分正气,便有一分生机”,故在对艾滋病的治疗上除了调理脾胃,还应处处以顾护人体正气为怀。
扶正驱邪有侧重
李老先生认为“疑难杂症尤其是艾滋病,虽无特效药,若能时时匡扶正气,亦可正盛邪退,收事半功倍之功”。在治则和用药方面,单纯扶正或单纯驱邪,疗效均不理想。充分考虑上述3点,应做到攻补兼施。未发病或没有症状,以扶正为主,兼以驱邪,一旦有症状,尤其是机会性感染时,以邪实为主,但不忘扶正。这也符合针对主症的辨证论治,体现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治疗特色,以期恢复机体内动态平衡,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尤其要注意祛邪不宜攻伐,当以驱邪为主。《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更为具体的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扶正祛邪而以扶正为主,这对延长艾滋病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都有一定的优势。痼疾卒病分缓急痼疾与卒病并存,先治卒病。
这里所说的痼疾是指积久不易治愈的病,卒病指新发疾病,多系新近感受外邪而发的急性病。如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为痼疾,各种机会性感染、鸡尾酒疗法后的毒副反应为卒病。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说:“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这是张仲景确定的先治其卒病的原则。
李老师认为“艾滋病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时邪气较盛,不仅本身迅速发展和传变,而且会影响整个机体状态(痼疾),导致痼疾加剧”。因此,应当重视治疗卒病,这也符合中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大法。
结语
以上均是李老先生运用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结合艾滋病临床实际思辨所得。李老师认为“艾滋病的治疗,必须深入基层,紧密接触病人”。深入研究李老先生诊疗特色,对指导艾滋病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难得一见的中医学术文章,请一定收好了!好东西值得传阅~
麦冬是在互联网+思维指导下,利用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为广大执业中医师及患者打造的中医药药事服务及健康管理平台,实现线上预约线下诊疗及药事服务的主体功能,解除中医师及患者痛点,打造中医师的移动中医馆及患者“空中药房”,让医患享受中药到家的便捷服务。
麦冬中医能为患者带来什么?
友情提示:麦冬APP现已登陆苹果APPstore及安卓各大手机应用商城。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jbjc/10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