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主要口腔表现有哪些
那么,艾滋病的主要口腔表现有哪些?
下面仅介绍几种最常见的口腔表征。
?
?
白色念珠菌病分红斑型和假膜性两种类型。
红斑型以口腔黏膜上外形弥散的红斑为主要表现,舌黏膜多见,严重是舌部黏膜呈鲜红色并有舌乳头萎缩,双颊、上腭及口角也可见类似病损;自觉症状为口干、味觉异常、疼痛及烧灼感。假膜性早期粘膜充血较明显,故呈鲜红色与雪白的对比。而陈旧的病损粘膜充血减退,白色斑片带淡黄色。斑片附着不十分紧密,稍用力可擦掉,暴露红的粘膜糜烂面及轻度出血。
许多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艾滋病早期口腔症状口腔念珠菌病在HIV感染人群中具有相当高的患病率,在HIV感染的不同阶段均有发生,最高可达96%。
口腔毛状白斑
口腔毛状白斑病损为白色斑块,或为白色不规则的皱褶状,形成似毛绒地毯样表现。病损大小不一,不易擦掉,可出现溃疡。好发于舌外侧缘,多为双侧。其次见于颊、口底、软腭、牙龈和扁桃体。患者通常无自觉症状,或伴有烧灼感及疼痛,味觉减退。
毛状白斑在HIV感染及艾滋病患者中是仅次于念珠菌病的口腔表征。它也是HIV相关疾病的标志,几乎仅见于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具有非常显著的特异性。非洲的研究表明,毛状白斑具有预测发生艾滋病和诊断HIV感染的价值,对HIV的诊断率甚至可达95%。在美国和欧洲的研究也获得了类似的结果。因此对毛状白斑的出现应予以高度重视。
与艾滋病相关的牙周病: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可出现一系列牙周组织疾病。
牙龈线形红斑:常表现为牙龈缘呈明显的火红色线状充血,界限清楚,可有自发性牙龈出血或刷牙后出血。口腔局部治疗无效。
急性坏死性牙龈炎、牙周炎、坏死性口炎,短期内(4周内)出现牙龈溃疡、坏死,牙槽骨破坏,伴明显疼痛。
卡波西氏肉瘤:卡波西肉瘤也叫多发性、特发性、出血性肉瘤,肿瘤常见于头颈部和四肢皮肤,偶见于内脏。患者中有半数出现口腔病损,表现为无痛性、紫红色或紫褐色的、大小形状不一、扁平或隆起的病损。牙龈和硬软腭为好发部位。通常认为,在没有使用过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中出现卡波西肉瘤病损时,基本上可诊断是艾滋病。卡波西氏肉瘤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肿瘤。欧美艾滋病患者的1/4死于卡波西肉瘤,非洲艾滋病患者的1/5死于卡波西肉瘤。
艾滋病的其它口腔表征还有:单纯疱疹性口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等。因此,对于那些有性乱行为史、吸毒史或静脉输血史的健康年轻人或成人,如口腔内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述病变时,医院或检疫部门做HIV血清学筛选检查,以确认自己是否是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感染者,以便早期治疗,避免传染给家人或其他周围的人。
泸州疾控友情提示:洁身自好,远离艾滋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lcbx/9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