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婚女嫁晋南婚俗漫谈
男婚女嫁,从古至今被人们谓之曰大礼。老百姓讲,是红事、大事、喜事,人们不约而同地把洞房花烛夜列为人生四大高兴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喜添贵子日)之首。而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则成了为人父母的口头禅。当儿女们到了谈婚论嫁年龄,天下父母无一不为儿女婚事操碎心。而婚嫁又必须按照约定俗成的风俗进行,绝不能自个标新立异,坏了当地规矩。在晋南——即山西省南部的三十多个县,愈千万人口的地区,其婚俗几乎大同小异。旧时,乡间婚俗也如此——在吉日良辰,新郎官坐官轿或骑高头大马,新娘坐花轿。在仪仗也叫执事鸾驾的导引下,吹吹打打、红红火火、鞭炮声声中来到大门前。新娘身着凤冠霞帔,红裙玉带,由一位公婆、父母均健在、儿女双全的巧妇搀扶下轿,跨过放在大门槛上的马鞍和火盆之后,表示平平安安、红红火火。接着,新娘踏上毡席,双脚不得触地面,由两位伴娘引导进入人群拥挤的内院。为何要踏毡席?过去人们把儿子叫子息,息、席同音,含有传宗接代的意思。新娘一边走,一边在盖头的遮掩下,低头看席,小心前行。这时,有位被安排好的男子,把五谷撒向新娘,并大声念诵着一撒金,二撒银,三撒媳妇进了门。进大门大吉大利,进二门万事如意。有的还用镜子向新娘身上照一照,驱跑觊觎新娘的妖魔鬼怪。在人们围拥下,新郎、新娘,并肩站在大红双喜字屏风前拜毡上。司仪开始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拜毕,由新郎揭开盖头,让新娘子露出娇美的花容。据说,这种习俗是远古时伏羲和女娲兄妹成婚时,女娲自感羞怯,就用草编了个扇子,把脸盖上,以后流传下来,就成了新娘顶盖头的习俗。三拜完后,结婚大礼结束。这时,司仪喊:夫妻携手,送入洞房。新郎、新娘便各执绾有同心结红绸子的一端,进入早已准备好的洞房,去行合卺之礼。等待他们的将是热闹、诙谐的闹洞房。而今,进入二十一世纪。晋南乡间和域里的婚礼不断演进,发展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
上一篇文章: 庆阳婚俗披红澎湃在线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lcbx/51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