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老宅新香,享不老时光
心若年轻,则不老。这是不老居居主徐仁萍对“不老文化”的理解。在她和家人精心打造的不老居中,她以传统文化滋养岁月丰盈生活,任岁月流转,守住心中那一庭花开。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本文刊于《中国妇女》杂志
南京老山国家森林公园南麓,坐落着一个小小的不老村,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踏入这片“桃花源”,一个黑瓦白墙的小院映入眼帘,院墙被大朵馥郁的绣球花环绕,让人不由生出想要进门一看究竟的念头。推开“不老居”的院门,绿意逼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守着老宅,不老居主人徐仁萍静享清浅时光,将生活过成了诗。
“不老居”里颐养身心
在一方小院,闲看花开花落,静享清浅时光
“很久很久以前,名叫芝兰的少女与一头神鹿相恋。有一天芝兰受了重伤,垂死之间,神鹿以血相救。玉皇大帝深受感动,向人间撒下仙雨,让这里的村民长生不老,爱情不老……”身为土生土长的不老村村民,徐仁萍从小听着不老村的爱情神话长大。在她的眼里,不老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笼罩着一层朦胧的浪漫色彩。
年,江苏省南京市江浦街道为响应打造“美丽乡村”的号召,决定对不老村进行升级改造。提出“健康不老、爱情不老、文化不老、党心不老”的“不老文化”理念,徐仁萍深受启发,欣然将自家小院命名为“不老居”。她说:“我们不老村是独享百里老山丰厚自然资源的山村,也是折射文化活力的新型乡村。在这里,既能看得见绿水青山,又能留得住乡愁。而我的不老居,犹如蚌中珍珠,在不疾不徐的生活节奏中颐养身心。”
徐仁萍和家人在老宅的改造上颇费心思,亭台水榭、秋千书架、玻璃咖啡厅……庭院的建造融入了生态美学的理念,每一处装点都体现主人的巧思,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的静谧之美。“我喜欢种花,我老公爱盆景,我俩经常在院子里‘抢地盘’”。谈笑间,徐仁萍把小院的设计构思娓娓道来,言语中渗透着她与先生的恩爱和睦:“这是我种的紫袍玉带,月季里的网红,老公还特地动手搭了一个拱形的花架。盛花期时,远远望去,如云蒸霞蔚。这是他养的石榴,是我的生日花……”
踏在青石板的小径上,不由心生感慨:一方小院竟如此芬芳和美好。慢生活,从清晨的第一束阳光开始,睡梦中依稀听到公鸡的鸣声,睁开惺忪的双眼,夜雨已将叶片洗得碧绿。满院枝繁叶茂花团锦簇,正应了那句“晴时看日出,雨时赏云海”。
时光的韵脚,拨弄着阵阵琴弦。这一方天地里,“闲看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心怀“不老”的徐仁萍找到了自己身心的归属。
“家和庭美”是“娘家”
时间腐朽了树根,艺术让树根重生
一次,浦邑著名诗人赵佳维做客不老居,有感于小院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氛围,提笔作诗:“四时花锦簇,山水嵌闲庐。天上长生殿,人间不老居。”这首诗不胫而走,使得许多人慕名而来。
年,不老居挂牌成立“家和庭美”妇女微家,谁家有难事、烦事,谁家有矛盾、纠纷,都来找徐大姐倾诉,她用坚毅和温暖,将不老居打造成妇女姐妹的“娘家”。
徐仁萍有一位相交近二十年的好友,前些年因为家庭变故而离婚,孩子由前夫抚养。离婚后的她非常思念孩子,成天以泪洗面。看到她消极的状态,徐仁萍担忧不已,经常邀请她来不老居做客,陪她聊天。
后来,这位朋友哭着给徐仁萍打电话,说孩子得了多动症,徐仁萍给她“打气”:“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克服自己的坏习惯需要很大勇气,你也要以身作则,给孩子信心和勇气。”把孩子接来身边后,这位朋友经常带孩子来不老居,跟着徐仁萍学习插花、烘焙等,她日益平和的心态给了孩子莫大的影响,孩子积极治疗,逐渐克服了多动症,现在已经是不老居里的“常驻”志愿者。徐仁萍说:“每每听到那声情真意切的‘姐’,我都忍不住心疼她、帮助她。我希望做妇女姐妹的贴心人,让更多姐妹走出生活的阴霾。”
中秋前夕,徐仁萍与当地知名食品企业联系,在不老居开办烘焙课程,姐妹们亲手烘焙月饼,并与摄影达人一起拍下“家和庭美”“花好月圆”的好日子。耳畔是虫鸣鸟叫,目之所及是满庭芳华,轻嗅风中传来的八月桂子香,美食和园艺柔和碰撞,一场舌尖上的甜蜜之旅,让大家甜在心里、暖在心头。
沉浸传统文化的体验
徐仁萍用作家余秋雨的一句话诠释她对家的理解:“院落是安顿生命、安顿家属和安顿精神的场所”。对徐仁萍来说,身体的安顿固然重要,精神上的富足也是不容忽视的。传播传统文化就是她精神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两个月前,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在不老居举行“民俗文化体验馆”授牌仪式,这里成为全市首家民俗文化体验馆和市级民俗文化体验基地。有十位著名民间艺术家常驻,进行竹雕、剪纸、刺绣、插花等艺术创作,将不老居打造成一个集展览、体验、交流、销售于一体的沉浸式民俗文化场所。
剪纸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术,总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几年前,徐仁萍就开始在不老居开辟了近一百平米的活动场地,为游客提供美食制作、传统花艺等体验活动。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大漆手作时的惊艳,独一无二的纹理、层层堆叠的色漆……当她了解到,大漆葫芦这项传统工艺已有多年历史,虽起源于中国却传扬于日本。即使利润微薄,还是有一群“90”后在默默传承。那一句淡淡的“因为我们民族的一些传统手工艺渐渐丢失,甚至做得还不如其他国家”的话,一下子戳中了徐仁萍的心窝。回到不老居,徐仁萍下定决心,组建团队、搭建平台、引导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不老居民俗文化体验馆就这样诞生了。
在徐仁萍的团队中有一位姓朱的“00后”小姑娘,性格大大咧咧,一刻也闲不住。接触大漆文化、上培训课,整个人都静了下来,后来能在业余素描培训班一“泡”就是一天,一坐就是7个小时。“一件完整的大漆手作,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最少也要三个月才能完成。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小朱的耐力和专注力有了巨大的提升”。感叹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徐仁萍更加坚定了传承传播的信心。
徐仁萍以不老居为支点,宣传传统文化,成为一个集展览、体验、交流、销售于一体的沉浸式民俗文化场所
9月19日,不老居举办了“浦口区婚俗文化基地”揭牌仪式,今后将定期开展青年交友活动。“婚俗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它和饮食、社交、游戏等生活片断相结合,具有引导性、娱乐性和趣味性。”
未来,徐仁萍会以不老居为支点宣传传统文化,传播美好生活,让更多人享受和美幸福的高质量生活。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lcbx/49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