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婚姻家庭辅导为爱把脉
婚姻是家庭的纽带,婚姻家庭和谐事关民生幸福和社会稳定。年9月,民政部和全国妇联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婚姻家庭辅导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发挥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强和改进婚姻家庭辅导教育工作,引导群众建立和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构建社会多方协同推进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通过公益创投、政策扶持、经费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途径引导相关社会组织、专业人才参与婚姻家庭辅导教育,是各地不断探索新时代婚姻家庭辅导教育工作的途径。年底,湖北省民政厅印发了《基层婚姻登记处开展“婚姻家庭辅导”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实施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进入婚姻家庭辅导领域提供可操作性方案,成为探索婚姻家庭领域社会工作发展的又一创新之举。
爱家为家
早在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就在省、市民政部门的指导下,作为基层“婚姻家庭辅导”社会工作服务试点区,积极探索婚姻家庭领域的社会工作发展新举措。“可以说,去年底印发的《指引》是湖北省多年来探索婚姻家庭辅导社会工作服务试点项目的实践结晶。”湖北省民政厅事务处处长张玉水表示。
在武昌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主任刘治眼里,婚姻家庭辅导是一个很大的领域,它涵盖整个家庭生命周期,包括婚前、新婚、冷静期以及婚后让爱重来的一些内容。“每个领域都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刘治说。
那么,新婚人群是否需要婚姻家庭辅导?《指引》中给出明确答案:“要推行‘新婚爱家辅导’”。
何谓“新婚爱家辅导”?刘治给记者解惑:“通过各种主题活动,不断增强新婚夫妻婚姻家庭幸福体验感。”
从情侣到夫妻,亲密关系的性质发生巨大变化。婚后该如何正确处理好婚姻家庭关系、如何更好地经营婚姻关系,是每对新人都将面临的课题。武昌区利用结婚登记的高峰时段,适时开展“七个一”体验活动,即“填写一份调查问卷”“说出一声爱你承诺”“接受一次婚孕指导”“参加一场微爱观影”“学习一堂爱家微课”“领取一本爱情手册”“定格一个美好瞬间”,适时帮助新人增强情绪代入感及家庭幸福体验感,让新人感悟婚姻家庭所蕴含的温馨与责任,倡导移风易俗。
年9月9日,余对新人在武昌区婚姻登记处携手步入婚姻殿堂。
“你是最好的!”
“入目无他人,四下皆是你。”
“始于初见,止于终老。”
在“爱的发声站”,新人们用生动的语言,说出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及憧憬,许下了不离不弃的承诺。“爱要大声讲出来,要学会沟通、学会表达,‘新婚爱家辅导’就是让新人们通过各种仪式感受婚姻的神圣与责任。”刘治说。
今年1月28日,武昌区婚姻登记处以“金虎贺岁迎春、百福喜赠佳人”为主题,邀请书法爱好者和新人同桌写“福”,正好赶上的新人小雪激动地说:“我们俩都是河南人,在武汉生活了好多年,今年就地过年,早就听说武昌区是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所以我们特意约在武昌领证。这是我俩写的‘福’,跟买来的意义不一样,我们回家要把这张福跟结婚证一起裱起来,一起经营好我们的家庭。”
读新婚誓词、举办颁证仪式、开展迷你课堂,武昌区婚姻登记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新人们在庄重神圣的仪式中宣告婚姻缔结,不断让当事人感悟铭记婚姻家庭蕴含的责任与担当。
爱情是甜蜜、幸福的,家庭生活却是现实、平淡的。当那些在家庭生活中走不下去的人来到婚姻登记处申请离婚时,又该如何做呢?《指引》中也明确提出,要“对有需要的欲离婚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婚姻家庭指导、婚姻危机干预、法律咨询等服务,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40多岁的程先生和洪女士来到武昌区婚姻登记处办理离婚,进入婚姻家庭辅导室后,洪女士哭诉丈夫因派驻外地而出轨,为了家庭,两人达成协议,程先生回归家庭,洪女士原谅丈夫行为。但此后,洪女士变得敏感,经常翻查丈夫手机,偶然中发现丈夫与第三者还有联系,于是准备离婚。“对于该案来说,洪女士夫妻需要的是修补受损的亲密感、信任感和安全感。”负责该案的社工李敏分析了两人的情况后表示。经过多次会谈,社工帮助洪女士与程先生理清了婚姻中的问题、认清自己、处理个人负面情绪、重建情感连接。“最后一次,看着夫妻二人的脸上展露出久违的笑容,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李敏说。
武昌区是婚姻登记大区,面对众多离婚个体,如何适时跟进和介入,是刘治思考的问题之一。“我们推出特别友爱辅导介入,联合妇联、卫健、司法等部门,在离婚登记场所设置了心理辅导室、法律咨询室,通过‘诊、疏、转、疗、访’五步工作法,对欲离婚人群开展别样辅导、特别服务。”刘治说。
借鉴武昌区的五步工作法,《指引》规定了离婚调适辅导的具体操作流程。“每个家庭都面临不同情况,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强化‘心理辅导+法律咨询’专业指导,通过婚姻辅导、冷静期介入、一案一卷跟踪,为欲离婚当事人提供专业支持。”张玉水说。
此外,《指引》也表达了对婚姻登记工作人员的关心与关爱,对编印婚姻家庭辅导手册、开展婚姻家庭宣传活动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指引》是湖北省各级民政部门开展基层婚姻家庭辅导社会工作服务的范本。”张玉水说,“下一步,我们一方面积极推动《指引》在全省更多的婚姻登记处落地落实,让更多的家庭拥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另一方面,通过探索实践,进一步充实、完善《指引》,更好地发挥其指导牵引作用,服务包括婚姻登记机关在内的更多的机构,惠及更多的家庭。”(本报记者翟倩)
婚姻家庭辅导中的社会工作服务
民政部、全国妇联于年9月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婚姻家庭辅导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意味着国家开始尝试在婚姻家庭辅导中引入专业社会工作力量,提供专业的婚姻家庭辅导服务。那么,这种尝试的意义何在?会带来哪些新的改变?
应对来自婚姻家庭的挑战
近四十年来,伴随剧烈的经济社会转型,中国家庭经历了巨大的变迁。在这场变迁中,个人、家庭和社会问题相互交织,矛盾凸显。不断上升的离婚率,急剧下降的生育率、无处释放的育儿焦虑,以及老龄化带来的沉重照护压力,每一个问题都是社会转型的结果,也是社会问题形成的原因,是我们必须应对的挑战。
如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流动广泛而频繁,婚姻家庭问题已经超越“私域”,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社会性问题,与社会其他事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非常复杂。因此,认为婚姻家庭问题单纯就是夫妻双方或家庭自身的问题,这是一个十分错误的想法。如果婚姻家庭的问题并不单纯是其自身的问题,那么显然也不能仅仅依靠家庭自身的力量来解决,来自家庭之外的支持和协助显得非常重要,而社会工作无疑是一支解决婚姻家庭问题、应对婚姻家庭挑战的重要力量,这种力量,不同于传统家人、朋友的支持力量,也不同于政府行政或市场的力量,甚至与其他的专业力量(比如心理学)也不同,它更强调家庭问题背后的社会结构性因素的影响(比如人口、社会政策、社会福利制度、社会心理变化的影响等),也特别强调赋能于家庭,通过资源链接协助家庭获得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社会工作的所有魅力都在它所提供的专业服务之中。社会工作认为婚姻家庭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三个原因:在婚姻和家庭中的人自身经营婚姻和家庭的能力不足,维持健康婚姻和家庭所需的必要资源不足,婚姻家庭中的人与外在资源的链接和互动出现问题。社会工作致力于通过专业服务协助家庭应对以上三个问题。首先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家庭教育、辅导、治疗服务提升家庭成员的能力。这些能力需要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社会工作协助家庭获得相应的能力,以便其能更好地解决自己的问题。其次,任何婚姻家庭都会碰到各种问题,常常一个问题接着下一个问题,这是生活的常态。解决问题是需要资源的,这些资源包括信息、机会、金钱、服务、爱与关怀等,家庭因为资源不足就会常常陷入困境,帮助家庭链接必要的资源是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举措。第三,家庭希望改善,社会也有相应资源,但是资源在作用于家庭时存在各种障碍,包括文化、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比如不信任专业力量、没有时间接受辅导、付不起辅导的费用等,社会工作者协助家庭克服这些障碍,与所需资源进行持续有效的互动,让资源真正发挥作用。社会工作服务时,会将家庭看成是一个系统,根据婚姻和家庭发展阶段的特点,进行专业评估,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lcbx/49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