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互联网舆情研究报告

点击标题下「蓝色   “舆情”早已不是一个独立、冷门的名词,而是渗透到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国家制度、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方方面面,是各领域“症状”的放大式表现。年,中国网络舆论江湖处在了一个转折点,即“旧的秩序已经打破,新的平衡仍在建立中”。本段从10个角度来分析年中国互联网舆情格局和特性。

  1.政治角度,网络意识形态的极端重要性愈发凸显。作为政治年,开好党的十九大会议,是全年的工作核心。年上半年,互联网上出现了一些针对炒作中国政治体制的重大危害苗头,“泸县事件”“义乌穆斯林事件”等在舆情初期隐患很大。针对“香港占中”等重大舆情,网络上出现了针对关键事件、在关键节点把   2.国际角度,对外议题设置能力再次提升。利用互联网对旧的国际规则加以修改与完善,并提出新议题、增加新规则,是推进国家战略的一项重要手段。这几年,通过做热网络议题,借以配合“一带一路”工程、亚投行建设,以及高铁外交、航母战略、火星探测、南海工程、量子通信等重大国家项目顺利推进,舆论利用度、展现度高效明显。更可喜的是,在“南海争端”、“香港占中”、“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等涉及国家领土安全的重大议题中,中国通过主动设置话题有效推热主流舆论,在国际舆论场上占据了更加积极、主动和有利的地位。

  3.国内角度,“左”右博弈呈现弱化之势。自微博元年以来,中国互联网上“左”右观点纷争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是互联网舆论场博弈的关键年和转折年,基于政府对互联网的有效治理,全年未发生重大政治类舆情事件,同时,因为前几年的网络治理,网上“左”右力量呈现出不对等状态,这在年的舆论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年底,不少早期因立场问题、言论问题被销号的账号“复活”,一度引发网上派系“小圈子”自我狂欢。但通过对舆情的深度跟踪观察,这批“复活”账号的活跃度、兴奋度和影响力已明显下降。

  4.青年角度,把握好网络意识形态引导“时度效”更显紧迫。以团中央为引领的爱国青年网民逐渐成为引导网络意识形态的主力军,特别是联合TFboys、韩庚、鹿晗、杨洋等青年明星策划的一系列正能量议题令人印象深刻,同时,团系统从两微平台扩大到知乎、B站、QQ空间、网易云音乐,对公共热点开展多元化、立体型的发声,网上舆论引导作用积极明显。但从更严格的角度来说,在网上自发引导的舆论青年群体,普遍出现了文字功底薄弱、理论素养不足、专业水准不高、处事经验不深、辨析能力亟待提升等共性问题,另外,网络“日杂”群体更趋活跃,年更是在线下发生了“青年穿日军制服在四行仓库拍照”事件,针对青年群体的网上争议更加频发。经过一年的努力,爱国“小粉红”等被诟病的“黑化”形象有所好转,但若想彻底扭转,关键是要把握好青年对网络意识形态引导的“时、度、效”,提升整个群体的工作艺术和水平。

  5.资本角度,影响舆情“大考”的一道影子题。历数中国最知名的互联网企业,腾讯、网易、搜狐、新浪、百度、阿里等,境外资本皆占据不小的股份配比,具有不可忽视的内部话语权,通过资本优势、技术优势、理念优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些企业的内部文化。年,不少舆情被网民指向资本炒作。其中,“赵薇夫妇收购空壳公司被罚”事件影响最大,被不少网民指向资本之恶。但理性的来说,资本力量再大,也很难超越政府给予的权限范围,网上说的“赵薇控制舆论”甚至“赵薇联合马云控制媒体”等言论明显过激。此外,周杰伦“小仙女”事件、薛之谦和李雨桐“掐架”、“江歌案”文案等舆情也有资本营销的影子。

  6.公知角度,呈现出罕见的分层分化迹象。经过数年的治理,以及年特朗普上台后削减对他国的民主输出经费投入,公知群体在网上的影响力已大大减弱,参与舆情炒作的热情明显降低。一部分公知账号逐渐向   7.大V角度,“互联网+专家”型意见领袖严重匮乏。“专家不上网、网上无专家”,是互联网治理的老问题。虽然在各大舆情事件中,偶尔会有一些专家发声,但从整体比例来说,专家大V依旧少的可怜,尤其是能够把专业术语“翻译”成网民看得懂、喜欢看、看完“跟着走”的专家,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年的于欢故意伤害案二审、河北辱妻杀人案终审、“中医院艾滋病”事件、高考试点改革风波、宁夏遗产税、哈尔滨“雾霾”污染指数爆表等涉政策法规的相关舆情中,公共舆论常被公知大V、营销账号“牵着鼻子走”,真正能将事情说得清楚、说得让网民都看得懂、听得进的专家寥寥。

  8.媒体角度,超级议题设置能力将成为媒体圈大浪淘沙新的课题。从中央到省市县各级媒体纷纷设立新媒体中心,期望利用新媒体策划大的网络议题,以实现传统媒体新发展、新增长。但是,随便开个话题,再由媒体、大V转转,就能刷个几百网、几千万或几亿阅读量的时代已经过去;造个热点,后续让各种网络势力“波浪式”发酵的时代也即将结束。移动互联网正在进入“下半场”,次级入口争夺升温,各种垂直社区、音频、短视频、直播加快崛起。在各种新技术、新应用、新平台的介入下,年的媒体竞争将更趋白热化,超级议题设置能力将更显重要。具体是指,将重大舆情、议题或热点的创造、传播、发酵、放大、“议题拐弯”、二次炒热、二次发酵、二次放大、收尾等各环节都提前策划组织好,每一个环节都能确保可控,每一个环节都能掌控在既定的热度,每一个环节都能达到既定的效果,成为一个完全可预计的引爆全网的超级议题。早些年的正能量议题“我和国旗合个影”和负能量议题“穹顶之下”引爆全网,正是超级网络议题的雏形。

  9.平台角度,半封闭网络社区的舆情压力不断趋大。   10.明星角度,舆情是悬在明星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些年,一大批明星因为各种“门事件”折煞光环。总体来看,因为种种前车之鉴,大多明星多具备了一定的舆情防御能力,尽可能让自己卷入舆情事件,因为一旦卷入,能够全身而退的少之又少。但是,一些名气不够的三四线小明星,依旧利用甚至制造热点故意自我炒作,以博取舆论   年,中国互联网舆论场总体平稳,舆情大盘波动平缓。但平静的表面下暗流涌动,资本、媒体、智库、平台、大V,以及舆论江湖中的各个利益群体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年及未来,网络舆论江湖将被解构重塑,最终能形成怎样的一种新的平衡,将考验中国互联网治理部门的智慧。

  1.舆情有望成为主流机构新的“玩具”。随着处置突发事件的经验不断丰富,各级政府、国企、社会组织在应对舆情上,明显从“既忙又乱”转向“忙而不乱”,从“遮遮掩掩”转向“不躲不避”,从“被动应付”转向“力争主动”,主流机构正在成为掌控舆情的主体。与之相对的是,曾经的舆情炒作主体,既网络意见领袖和高级营销群体的能量将被大大削弱,舆情将不再是他们“手里的玩具“。

  2.网络舆论江湖趋于新的平衡。年底,一小部分公知号有“回暖”之势,但它们对舆情大盘的影响已十分有限。更可喜的是,与公知大V同一平行线的“死磕”律师、“自干五”、“七字党”、“鸡汤党”、“谣棍”、营销党等群体,无论正或反,对舆情的影响力都在趋弱。相对的是,主流媒体和自媒体大号对舆情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这对传播正能量是一种利好,但最终能否长久地“站稳立住“,尤其在大的网络情绪上形成强的态势,还有待观察。

  3.超级议题设置能力成为舆论博弈新的重点。超级议题设置原本属于高端内容,但随着媒体、智库和少数自媒体人对互联网的理解愈加深入,搅动舆情的能力不断增强,个别互联网舆论场人士在资本、媒体和第三方的助力下,开始有能力、有资源掌控正负网络议题的发生、传播、发酵、裂变、消除乃至最终内参报告这一整个舆情链条。下一步,在法律的框架上,策划超级议题进行舆论传导,进而争取更多的粉丝、更大的影响、更高的利益和更一致的思想,将成为各网络群体舆论博弈新的重点。

  4.网络文学IP有望成为正能量裂变式传播新的关键。随着资本的大量涌入,网络文学处在了风口,社会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巨大。未来,能否利用好网络文学这个重要领域,能否在网络文学作品中做足做好“隐宣传”,能否把握网络文学家助力传播正能量,有望成为传播正能量、消解负能量乃至影响重大舆情“拐弯”的关键。

  5.大数据技术成为舆情精准传播新的核心。“技术依旧是个不靠谱的东西”——这是一句辩证话,从重大复杂舆情角度来说,包括目前最具“智慧”的微软小冰在内的大数据分析技术,依旧难以和舆论江湖老手匹敌,因为后者在网络上的言行真假难辨,情绪分析更是可以给技术“挖坑”;但从普通舆情和突发舆情的初期阶段来说,技术可以提供一些表象分析和精准推送,进而影响一大批“吃瓜群众”,对舆论的影响可以产生作用。毋庸置疑,技术将继续飞跃式发展,未来对舆情的情绪性分析、大数据分析,以及舆论场核心账号、人士的言论深度辨析,将成为未来技术发展和升级的核心。

  总的来说,年的中国舆情大盘,是近五年中国舆情大势的缩影。反思过去、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清朗网络空间、构建中国互联网大格局的目标可望可及。

(来源:中国网编辑:王思杨)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的药品
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十佳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lcbx/146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