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院医讯艾滋病日红丝带下种太阳的
红丝带,是全世界关心艾滋病患者行动的标志,它鼓励我们大家伸出友爱、关怀之手,来帮助那些深受艾滋病病毒所折磨的人。由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特殊,很多人根据臆想,给了它一种无根据的道德宣判。
医院,是阜新市艾滋病治疗定点单位。
为弘扬红丝带精神而不断努力着。医院诊室内,两大铁柜的患者档案,触动着小编的心弦。
提到艾滋病,我们的心情是沉重的。看到为艾滋病而努力的医者,我们的心情是阳光的。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小编带着您解开这样一道谜题:究竟是怎样无声的关怀,让他们鼓足勇气重拾理想,走在春风里、活在阳光下?
“设立科室,一定要注重保护患者的隐私!”
这是最初建立诊室时,领导与职工们的共同意愿。很多疑似患者,和初期感染患者,由于羞于启齿,总是在纠结、徘徊战胜心理防线后选择面对,“遇到熟人怎么办?”“有人问起什么病怎么办?”所以,避免初期触及敏感地带,保护患者隐私,将科室设立走廊尽头。尽管门前走动的人很少,但在患者的眼中,这却是一个拥有阳光的地方。
“门上贴上电话号码,那是温情的最好表达!”
从事治疗艾滋病多年的解庆海医生二十几年未换过电话号码,为的就是让患者随时可以咨询病情,在第一时间解释到位,让患者放弃心理负担。因为他知道,对于这些患者而言,疾病的治疗重点就是心理安慰。
科室的大门严丝合缝,力求每一位患者陈述症状及病情时不受外界干扰,而这也是在保护患者的隐私。对于多数疑似患者及初诊患者,很多时候都会选择快下班或节假日来诊治、取药,解医生为了方便患者联系自己,就将电话号码贴在门上。
“打针时,直接抚摸血管那是阳光的安慰!”
从惊慌恐惧,到不确定。对于患者来说,脆弱的神经更怕遭受异样的眼光,而我们做的就是让他们像正常人一样。对于无破溃皮肤的患者,直接抚摸皮肤不会感染病毒。所以,院内护士在每天查房、输液时都会像对待其他患者一样,微笑询问症状有没有好转,输液时也是没有戴手套,而是直接接触皮肤。
市级艾滋病专家组,构建更有效的治疗平台
艾滋病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它会攻击人的免疫系统,从而发生一种或多种并发症。所以,市里组建专家团队凡是有疑似或已经确诊需要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会邀请专家会诊,并出具治疗方案或治疗意见。
预防在前,筑牢抗击艾滋最前那道关
对于现在的医疗体系来说,最好的“治疗”是“预防”。如果能有效预防艾滋病的发生,那无疑是巨大的福祉。秉承着这样的理想,我们努力筑牢抗击艾滋病最前的预防关口。我院专家团队,走乡村、入基层,发放宣传单等,讲解预防的重要性,努力提高人们的防治意思。虽然现在的医学角度艾滋病是可防、可控,可对于发病率每年都在增加、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这些明显问题来说,“预防”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
正如很多专家所说,艾滋病治疗首要的是让患者心里拥有阳光,让社会给予温暖和关爱。而这些医生、护士,就是把太阳种到患者心中的人,有了这份阳光,生命就不会绝望,抗“艾”之路就不会孤独,总有一缕阳光会冲破黑暗,送去希望。
编辑制作:佟静
作者:刘梦然
图片:李艳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lcbx/1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