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放送艾滋病的起源是一本探险小说
家人们,好久不见,大家年过得好吗?
今天的这一期周放话题有点沉重有关于艾滋病。
为什么想到要做这个主题?
因为我作业太多了这个学期的写作课又恰好是这个主题,所以就直接拿来用啦!
阿蓝毕竟是一个生理发育课刚过及格线的人,想从生理卫生角度了解艾滋病的旁友们可以戳下方回形针的视频。
「HIV自救指南」
今天跟大家聊聊我课上看的两本书和两部电影。
TheChimpandTheRiver
「猩猩与河流」
这是我这学期读的第一本书,也是最让我意外的一本书。原本以为这会是另一本学术刊物却没想到读起来像一本探险小说。其实对于这一类文学作品有一个统称叫做Creativenon-friction「创意非小说」。简单来讲就是将一个真实的故事用创意文学的形式呈现(也就是小说)。这本书讲的一个故事也非常简单,讲的就是作者DavidQammen重回刚果盆地追溯艾滋病病毒「HIV」起源的故事。
这本书可以被大致分为两部分:
HIV的发现(在北美的传播与流行)
HIV真正的起源(黑猩猩与刚果河岸的部落)
//QuestForTheOriginOfAids
SFGATE这也很好的解释了本书的书名猩猩与河流。人类因为猎食祭祀黑猩猩透过血液感染了黑猩猩的猿猴免疫缺损病毒「SIV」,并逐步在人类个体间变异成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并随着在河流上迁徙的人们开始传播。直至在80年代被确认发现,HIV已经在人类种群间传播了约70-80年。
如果一定要我拿一本书做类比的话,我会说它读起来像藏地密码,代入感极强。读完后你一定会对艾滋病少掉很多偏见。艾滋病的传播不止通过性,第一次的传播并不是因为人和动物滥交而是透过血液。
HIV已经和人类「共生」了相当多年。
可惜的是本书并没有中文译本,也希望它能被早日引入国内,因为它的记述手法接受度极高。
TheOriginsofAIDS
「艾滋病的起源」
一听书名就知道这是一本正经书。这本书是由加拿大微生物与传染病学家JacquesPépin所著的历史读物。与其说是在探讨艾滋病的起源,不如说是「艾滋病是如何被带到北美并演变成一场大流行的」。
艾滋病从一个个体间的疾病到一个全球性的疾病通过的是一条条隐秘的供需链。
//TheSpreadingofAIDSinCongo
TheEconomist欧洲的殖民主义者来到非洲倾倒工业革命给他们带来的次生危机——过剩的人口,短缺的资源。非洲的人们被迫以此为生,男人当起了奴隶,女人当起了妓女,再加之为运输原材料打通的交通网络,艾滋病发展成了一个区域性流行病。
DetdanskeCongo-?ventyr–Erobrerne
CPHPOSTYoungFightersWithTheNationalPatrioticFrontofLiberia
HumanRightsWatch70年代,反殖民主义高潮迭起,比利时统治者策划在刚果扶持一个傀儡政府以继续维持其在非洲的利益,却激发了刚果内战。联合国介入,联合国援助的文职和医疗队伍中,大部分是因不满本国政治生态逃亡的海地人。他们受过高等教育,通晓法语,没有过高的条件只想逃离自己的国家。他们勤恳地工作,但他们毕竟是人,还是背井离乡的人,就算绕开了娼妓,也没躲过战场上的血肉与爱情。80年代末,联合国撤出了刚果,他们也回到了海地。艾滋病来到了北美。
不过单凭性是无法将艾滋病发展成一场大流行的,血液买卖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现代医学中所运用的血袋多为合成血,因为许多时候治疗中的病人只需要血液的特定成分。一袋血可能来自10多个因为生活潦倒被迫卖血为生的失志人。在HIV还未被发现无法检测的年代,这才是影响最大的传播方式。为什么人类花了这么长时间才意识到这个问题呢?因为时常需要血的是那些患有血友病的可怜人,小磕小碰就可能要了他们的命。。。
电影
[AnEarlyFrost]
[LongtimeCompanion]
一些掏心窝子的话
性有错吗?这就好像是在问吃饭有没有错一样。性是人类的刚需,这使得我们得以繁衍生息。但性又很不同,它是我们心中最私密、最脆弱、最感性的冲动。可恶的并不是病毒,它们是自然的产物。就如同新冠一般,我们一直都有最简单的预防方法,却并没有被所有人所接受——人类是感性动物。
情感造就了我们这个种族,也成为了我们最致命的弱点。但如果连最基础的性知识都无法正规地普及,又何谈我们所剩不多的理性呢?
我至今都记得我初中校医走进教室打开课件时的嘘声。希望不会再有了。
文章作者-阿蓝
音频-阿蓝
视觉-亦凡
收录曲目
本期曲目均选自现场专辑
LiveAid
(Live,13thJuly)
请用音乐的力量感染你身边被病痛折磨着的人
本期赞助
这是一支RDF校友组成的集体,点击原文加入我们。
RDFGAA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jibzd/46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