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自我诊断靠谱吗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由于不了解,很多人担心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染上艾滋病。日常生活容易传播艾滋病吗?艾滋病应该如何检测?那么,接下来,就跟随着小编一起看下去!
Q日常生活容易传播艾滋病吗
A艾滋病有具体的传播途径,总体来讲是血液、性、母婴传播。
“现在好多人都是自己查资料,资料看得越多越吓得要死。”专家坦言,“很多时候,只要非窗口期的检查呈阴性,就基本可以排除感染。如果还担心,到三个月时复查一次就可以。平常没必要查资料吓唬自己,杞人忧天担心些没必要的,要是相信资料自诊自断,还需要专家干什么?”
专家介绍,对于恐艾者,不能仅仅告诉他们没有感染艾滋病,更多的还是要做心理上的引导。一方面,可以详细为恐艾者介绍艾滋病传播途径,以帮助其判断是否有过这些行为,如果确实有过高危行为,则会为他们做检测;另一方面,针对检测结果,“恐艾者应该相信医学的科学性,我们无论是确诊一位艾滋病感染者还是排除一位,都是非常严谨的”,陈超表示,“有时候批评上两句,比解答半小时更管用。”
“即使是不幸感染了艾滋病,只要能恰当规范地治疗,按时服药,就可以很好地保护自身的免疫系统,是不会影响寿命的”,李辉说道,“自己对自己的歧视才是最大的伤害,心态上一定要放松。”
可事实是现如今歧视确实存在,记得前不久,国家发起的一项调查,国家拟规定“沐浴场所应在显著位置设立禁止性病、艾滋病患者入浴的警示标志”而有高达百分之七十的网友表示赞成,支持这一举措。对此有专家表示,这反映了当前社会公众对艾滋病的恐惧,是一种公众“恐艾症”。
专家表示:“公共浴室禁止艾滋病患者进入是完全没必要的。艾滋病病毒在空气中能够存活的时间非常短暂,因此很难通过公共浴室传播。而且也不是说接触过病毒就一定会感染,病毒量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会感染。”并且这个措施还有个漏洞那就是“艾滋病毒感染者在外表上和正常人是完全一样的,只要艾滋病毒感染者自己不说,公共浴室根本无法知道谁是感染者。”
性观念开放催生更多“恐艾症”
不少关于恐艾和脱恐的贴吧或论坛都异常活跃,很多恐艾者试图在这里寻求帮助,而所有帖子的内容几乎是千篇一律:发生过高危性行为,对是否感染艾滋病极度恐惧,医院检测,即使检测结果显示没有感染艾滋病仍然极度不放心。
就像下面这个问题:
Q请有过一次高危行为,当天回家后空调开得很低,第二天就感冒了,嗓子不舒服、浑身没力,还发烧。医院开了点药、打了点滴,病就好了。请问这是感染艾滋病了吗?
A如果是,不会在第二天发作,所以不是。如果实在不放心,建议六周后检测排除。
看这个问题,典型的就是对于艾滋病的恐慌,大多数人可能在发生高危性行为后,感到恐慌不已,认为自己可能感染上艾滋,其实,这也算是一种恐艾的心态在作祟。
“随着现在社会越来越开放,很多人的性观念也逐渐放开,尤其是年轻人,一夜情之类的事情比较多”,专家说到“这种环境下,不安全性行为越来越常见,最后可能会对是否感染了艾滋病产生疑惑和恐惧。”
专家进一步表示:“虽然现在大家对艾滋病的知晓率已经很高了,不过却谈不上确切了解。由于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到,大部分都是通过电视、报纸或者网络粗略地看一眼,很多东西都是一知半解。”正因如此,很多人更加对艾滋病产生莫名的恐惧。
由于近些年国家的大力宣传和重视,现如今艾滋病的预防普及教育水平已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但可能还存在一些盲点,例如目前对于艾滋病防治的一个难点在于很难排查隐性艾滋病感染者。由于艾滋病检测完全坚持自愿原则,一些高危场所很难进去宣传和防治。
看这个例子:
Q本人以前对艾滋病不是很了解,有过多次高危行为,现在十分痛苦和后悔。在最后一次高危行为后做了十几次艾滋病病毒检测,4、6、8周使用4代进口梅里埃试剂检测为阴性,10、11周金标法检测为阴性,我不知道还要检测到什么时候,恐惧已使我丧失了理智,请问老师,我可以彻底排除吗?还要检测吗?
A可以排除。放松心态,杜绝高危行为,会最大限度地保障自我健康。
可显然,社会上的恐艾患者还有很多,生怕自己感染上艾滋病。那么,这里小编要说,对于恐艾者,不能仅仅告诉他们没有感染艾滋病,更多的还是要做心理上的引导。如果确实有过高危行为,则尽快做检测;另一方面,针对检测结果,“恐艾者应该相信医学的科学性,因为只有医学才是正确救治生命的途径。
了解更多,请治疗白癜风效果如何北京去哪个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jibzd/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