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别让高价彩礼的陋习,打消年轻人恋爱

“高价彩礼”是陋习,地球人都知道,但为什么老一辈的父母,宁可逢年过节催婚,也不愿意把订婚彩礼的金额降下来呢?

这的确是一个,惹人深思的问题。

近日,河北省河间市西旧馆村的村民王大叔,就以“零彩礼”嫁了闺女,积极响应了相关部门新近发布的《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该文件指出,“要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移风易俗规范,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而且王大叔这次的“新式嫁女”,不但没有收一分钱彩礼,女儿也是在家换好婚纱以后,直接步行从家走到50米外的“婚俗改革大礼堂”。

据悉,这样的礼堂由村民集资修建,里面的婚宴场所和做饭厨房,只需要支付几百块保洁费和调料费,就可以自行使用。

可想而知,这样一场婚宴办下来,既没有铺张浪费,也没有盲目攀比,等于给高价彩礼和大操大办的“新式婚礼”,开了个好头。

不止于此,据河间市民政局在年1月发布的信息,实际上这样的彩礼和婚宴改革,在当地已经持续两年了。

据统计,从年4月至年1月,在河间市办理的对新婚登记中,“零彩礼”和“低彩礼”的比例高达88%。平均下来,每桩婚事的开销费用,少说也能降低7至15万元。

可以说,只要“高价彩礼”取消,年轻人的恋爱和婚姻环境,顿时就能变得明朗和舒适起来。

这么多年以来,80后和90后在订婚彩礼这件事儿上,可真是吃了不少亏。

当然作为女方家长,依据传统和习俗,多向女婿要些彩礼钱,似乎也有他们的道理。

比如说在同等条件下,能拿得出高价彩礼,最起码说明男方家庭有足够的彩礼和意愿,来迎娶自己养育多年的宝贝女儿。

可以说,经历了这种“传统考验”的丈夫,在夫妻之间发生矛盾、争执和吵闹的时候,肯定不会在第一时间想到离婚,动不动就对妻子拳打脚踢。

因为在付出了“高价彩礼”的婚姻中,不管是为金钱还是为感情,离婚这个选项,一定是要放在最后才会摆上台面的。

但是,如果说婚姻是两个家庭之间的一笔交易,那么在过去这些年,真的是一项需要掏空钱包,耗资几十万的巨额买卖。

可以说让很多家境普通的年轻人,既不敢谈恋爱,也不敢讲结婚,就是因为害怕掏空父母和家人的钱包,让面情薄软的自己背上“啃老”的名声,实在是不好看。

所以说,于情于理,“高价彩礼”和“奢侈婚宴”的风气,都该刹一刹车了。

当然,相关部门此次发布的彩礼和婚宴整治意见,也有一些值得深究和思考的问题。

其一,如何明确定义“高价彩礼”?

到底多少钱算高价,多少钱算合适?有没有可能公布了“高价彩礼”的标准,反而促使一些本来打算“低彩礼”的女方家庭,按照统一标准向男方要钱?

其二,如何识别变相的“高价彩礼”。

毕竟订婚和婚宴,都属于传统的人情世故。也就是说,不明说要钱,但是要求送车子、买房子,或是强行要求女方在房产证上加名字。

那么限制彩礼陋习的一纸文件,就很难起到预想的效果和作用。

其三,对于“高价彩礼”如何处罚?

不管怎么说,恋爱中的男女能够走到谈婚论嫁的这一步,说明他们的感情、观念和人生观能够相互契合。

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家庭之间的约定和共识,在或明或暗的钱财赠予时,其他人和管理部门,都是很难进行介入和改变的。

即便是最终,关于“高价彩礼”的管理措施正式出台,并明确定性了一些索要“高价彩礼”的女方父母,那么你们说,这样的行为应该按照什么标准来处罚?

总之,打压高价彩礼、限制奢侈婚宴,肯定是好事,但是在咱们这种人情社会里,除了相关部门的管控与倡议,真正应该积极行动和响应的,应该是所有适婚男女的父母家人。

毕竟,如果订婚时索要的彩礼金额太大,男方可能扭头走,女方可能没人要。

毕竟,一对经历了无数感情坎坷和考验,方才走到谈婚论嫁这一步的痴男怨女,如果始终得不到父母和家人在情感上的陪伴与支持,只知道搬出各种不合情理的陈规陋习,将年轻人之间的纯真爱情,变成一场家族之间的金钱买卖。

那么这样的爱情、婚姻和家庭,真的就是你们想要留给孩子的吗?

请别让“高价彩礼”的陋习,打消年轻人恋爱结婚的念头。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jbzl/5119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