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中学教师赛教课免疫和计划免疫

哪里看白癜风专业 https://m-mip.39.net/nk/mipso_5214845.html

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

第二节免疫和计划免疫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区别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说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联系生活,运用观察、推理、归纳的方法分析实际案例

3、情感目标:认同计划免疫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1、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区别抗原、抗体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逻辑推理达到教学目的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是谁第一个看到了细菌吗?——列文虎克。

对,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看到了老人牙垢中的小居民,他描述到,一个老人牙垢上的居民比整个荷兰国人口都多。而学习完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章节后,我们清楚他们无处不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有许多病原体,但我们却很少生病,这是为什么?

新知初探

人体的三道防线

探究1、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1、指导学生阅读

2、提出问题:资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3、展示:皮肤的保护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的动画

皮肤具有阻挡或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的作用。

提问:为什么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必须住在无菌病房中?

探究2、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难免出现皮肤破损,但我们也没有死亡或者重病,难道是因为细菌病毒没有从伤口进入我们身体吗?他们进来后,大多情况下被消灭了。

1、展示吞噬细胞的吞噬活动。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身体中吞噬细胞的分布。

2、展示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3、观看吞噬细胞动画。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可以溶解、吞噬病原体

总结: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它们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我们称之为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

探究3、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1、阅读抗体发现的科学史

2、清楚抗体和抗原的概念,及其关系。

3、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针对特定的病原体

免疫的功能

一个本质:识别“自己”,排除“异己”

免疫防御:防止疾病发生。

免疫自稳:清除衰老、死亡的损伤细胞

免疫监视:监控、识别和清扫体内异常细胞

免疫是不是越强越好?

当自我稳定功能过高时,会可能患类风湿关节炎等;当防御保护功能过高时(小题大做),会出现过敏反应,过低则会得免疫缺陷综合症;免疫监视功能过低时,可能会形成肿瘤等。

计划免疫: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有组织地利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预防、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疫苗: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

艾滋病: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简称AIDS

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攻击人体T淋巴细胞,破坏人体免疫。

艾滋病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

艾滋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歧视

课堂小结:“三道防线,两种免疫,一个本质”

作业练习:绩优学案、课堂练习册

课堂实录课后反思

1、课堂充分利用多媒体有动图、视频展示,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2、课堂结构完整,案例贴近生活,能充分激发学生好奇心。

3、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分析、逻辑推理达成学习目标。

评委老师点评

1、课堂目标没有明确提出。

2、课程模块衔接不足,课程内容较散。

3、可以组织更多的学生活动。

4、课程内容较多,分成两个课时更为合理。

编辑:王琪责任编辑:王海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jbzl/4764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