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前行丨深化改革惠民为本开创英德卫生事

医疗卫生事业关乎每个百姓的切身利益。

近年来,在英德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卫生工作紧紧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标,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线,强化卫生服务,规范医疗质量管理,卫生计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年11月26日,胡春华书记在英德调研时指出:英德市域面积较大,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主要集中在县城,医院要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帮助周边镇卫生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把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年11月26日省委书记胡春华赴英德市调研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情况

▲医院医院和暨南大学医学研究生培养基地、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协同单位以及广医院;

▲医院医院复审和广东省普通医院认定;

▲英德市浛洸镇中医院评审,是粤北医院的卫生院;

▲英德市东华镇中医院评审。

在全省58个县及县级市医疗服务能力综合评价,英德市排在第5位,我市医疗卫生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县级市前列,全市县域内就诊率达86.6%。

深化医改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

年11月以来,先后在医院、医院医院综合改革,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全部药品(中药饮品除外)实行零差价销售,有效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负担,进一步缓解百姓“看病贵”问题,使人民群众亲身享受医改带来的实惠。

年11月26日省委书记胡春华赴英德市调研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情况

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建立以“医院为龙头,医院、浛洸镇中心卫生院、东华镇中心卫生院为主体,市妇计中心、医院为辅助,基层卫生院为基础”的医疗服务模式,把市镇两级医疗卫生服务连为一体,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扎实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为重点,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通过签约服务,鼓励和引导居民在医联体内到基层首诊,医院对签约患者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

医疗服务环境得到改善强基创优

近年来,投入约3.4亿元完成医院外科大楼建设和医院专科楼建设等项目。投入1.81亿元先后新(改)建大湾、西牛、大洞、望埠、浛洸等镇卫生院。

省卫计委主任段宇飞、清远市卫计局局长邓菲慰问横石水镇计生贫困户

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因地制宜,新改建为主”的思路进行,截止年底,完成全市行政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统筹推进卫生强市工作。按照“完善体系、优化格局、补齐短板、加快发展”的思路,如期推进强基创优行动计划目标任务。

▲加快推进卫生民生项目,如期推进9家卫生院达标建设。

▲加快推进东华镇中心卫生院(医院)整体搬迁项目。

▲加快推进急救体系(医院内科大楼)、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升级项目申报工作,目前3个项目已上报省卫计委。

▲深入开展创建“医院”活动,医患关系得到进一步缓解。

多策并举

队伍建设得到加强,近五年,公开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人,引进紧缺适用人才22名。目前,英德卫生系统有执业医师人、执业助理医师人、拥有正高级职称36人、副高级职称人、中级职称人,全科医生97人,人才结构日趋完善。

清远市副市长邵军督查基层卫生院升级建设项目

组织全市卫生技术人员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师培训等,每年组织乡村医生进行面授培训,较好地提高了基层卫技人员的业务素质。

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借力帮扶

年英德市卫计局主动与广州白云区卫计局对接,签订对口帮扶工作协议。利用白云区优势,规划帮扶英德市中心卫生院和中型基层卫生院创建重点学科、培养人才和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市委书记汪耿东,市委副书记、市长肖勇科召开卫生建设项目推进会

通过对口帮扶,我市医疗机构重点学科建设取得可喜成绩,医院医院胸痛中心建设试点单位,医院成为英德首家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建设单位,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实现中医药服务全覆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市医疗综合服务水平。

强化管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一步规范,惠及人群不断扩大,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累计建立98.7万份,常住人口建档率达90.5%。全面加强免疫规划,各类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保持在99%以上,达到国家、省的目标要求。

市委书记汪耿东参加省妇幼和英德市妇幼保健院技术协作单位揭牌仪式

大力推进广东省梅毒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并得到国家和省专家组肯定。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开展乙肝母婴阻断服务纳入孕期保健和产时保健常规工作,全面落实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服务。认真开展各类场所的卫生监督检查。

加强卫生应急工作,急救指挥中心指挥平台于年建成运营。爱国卫生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截至年7月,成功创建清远市卫生镇4个,省级卫生村条,清远市卫生村条。市级以上卫生村比例达50.42%;省、市卫生村受益率为62.8%。

发挥特色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市十分注重中医药基础设施、人才培养、特色优势、学科发展等方面建设。医院的中医康复科顺利通过清远市中医特色专科评委验收。医院的椎间盘科达到国家农村中医特色专科标准,脑病科、骨伤科被列为省级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单位。

市委副书记、市长肖勇科督查创建卫生城市工作

全市各镇街卫生院设立中医科、中药房,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15项以上,村卫生站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4项以上。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实现中医药服务全覆盖,使当地群众在本镇就能享受到简便、廉价、有效的中医诊疗服务。

今后,我市将充分抓住创卫生强省和卫生强市以及省卫生计生委定点帮扶的契机,进一步提升我市综合卫生服务能力。

东华镇中心卫生院(医院)开工

▲通过医院创三甲,医院服务能力,实现“大病不出县”目标;

▲通过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提升我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中医服务能力;

▲通过将妇医院,提升全市妇儿服务能力,落实全面二孩政策;

▲通过建设精神卫生中心,规范我市慢病精神科住院部的建设;

▲通过完成14家未达国家标准的卫生院基础设施和规范条行政村卫生站管理,筑牢我市基层网底建设。

▲加快推进我市卫生信息化三期建设,完善四个医学影像中心和村医信息化建设,让群众在基层就可以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珍惜当下,开创未来!

卫生工作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继续完善各项机制,狠抓工作落实,努力推动全市卫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来源:市卫计局

编辑:英德市新闻信息中心

赞赏

长按







































呼和浩特治疗白癜风医院
甲氧沙林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jbzd/93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