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如何预防锐器或针刺伤
JoannaBriggsInstitute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总结”资料库()
临床问题预防锐器或针刺伤的最佳证据有哪些?
证据描述医务工作者受到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的风险越来越高。这源于受到带有血液或体液的锐器经皮损伤而发生的职业暴露。医务工作者在职业场所最易受到乙肝、丙肝以及艾滋病病毒的感染1。6种器械造成了大约80%的锐器伤。其中有一次性注射器(32%)、缝合针(19%)、有翼钢针(12%)、解剖刀片(7%)、留置针导引针(6%)以及采血针(3%)2,3。护士一直是经皮损伤的最高发人群,发生率为44%,其次是外科医生(28%)以及检验人员(15%)3。总的来说,各种锐器伤中有59%由中空孔针造成,而中空孔针可能会有残留血液,因而增加了艾滋病毒的传播风险3。
●根据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关于锐器使用安全的建议,预防锐器伤的第一要务是尽可能地减少针头及锐器的使用3。(LevelIV)
●其次是隔绝危险,首选通过设备控制避免锐器暴露、其次为工作流程控制以及增强个人防护3。(LevelIV)
●尽量杜绝和减少针头及其他锐器的使用,如在保证病人安全和护理质量的前提下改变给药途径、接种方式、标本采集方式,在静脉输液时使用无针静脉通路系统4。(LevelIV)
●使用锐器处理容器隔绝危险4。(LevelIV)
●使用持针器持针、穿针、上刀片、退刀片。避免手对手直接传递锐器,应通过弯盘或中间区域进行传递4。(LevelIV)
●高质量的证据显示,使用钝针能够明显降低外科医生因针刺伤感染传染病的风险5。(LevelI)
证据特征本证据总结是基于系统的文献搜索和循证卫生保健数据库。证据是来自于:
?一篇WHO开展的回顾性流行病学研究,其数据来自14个国家1
?一篇基于感染控制的循证实践发展而来的循证指南2
?一份由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制定的工作手册3
?一份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政府机构的指南4
?一篇包含10篇随机对照试验共名外科医生的系统评价5
?一项干预性研究6
实践推荐?避免不必要的注射。(GradeB)
?妥善处理废弃锐器。(GradeB)
?对高危的医务工作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GradeB)
?使用器械控制针刺伤的风险,如使用自处理注射器、无针设备以及可回缩或有护套的针头。(GradeB)
?给医务工作者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GradeB)
?对于医务工作者进行安全操作的培训,开展血源性病原体传播风险的教育。(GradeB)
本证据来自于国外循证资源,在应用该证据时,应考虑具体的临床情境、专业判断和患者意愿,做出本土化决策。
参考文献1.Prüss-üstünA,RapitiE,HutinY.Sharpsinjuries:globalburdenofdiseasefromsharpsinjuriestohealth-careworkers.Gene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EnvironmentalBurdenofDiseaseSeries,No.3).(LevelIV)
2.PrattRJ,PelloweCM,WilsonJA,LovedayHP,HarperPJ,JonesSRJJ,etal.epic2:Nationalevidence-basedguidelinesforpreventinghealthcare-associatedinfectionsinNHShospitalsinEngland.JHospInfect.;65S:S1-S64.
3.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Workbookfordesigning,implementingandevaluatingasharpsinjurypreventionprogram.USDepartmentofHealthandHumanServices:Atlanta.[Online].April1.[citedNov23].AvailablefromURL:北京的白癜风医院有哪些白癜风最好治愈方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jbzd/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