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年生择日送日这些佛山传统婚俗你知道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够举办一场传统婚礼
了解最传统的婚俗习惯
其实,传统婚礼就在我们身边!
让我们一起走进顺德南沙婚俗
南沙婚俗
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南沙婚俗是指在顺德区均安镇南沙社区从清代沿袭至今的婚嫁礼仪,由于地理环境特殊,南沙婚俗少受时势变迁的影响,仍可折射出清、民国年间的婚嫁风貌。南沙婚俗较好地保存了“三书六礼”的旧例,包括以下几大环节:
字年生(定吉)
男家送上“帖”,女家接过“帖”,即同意婚事。临走时,男家把女方的生辰八字一同带过去。这就完成了“六礼”中的第一步“字年生”。
择日(请期)
查看男女双方年庚八字是否相冲相克,确定无冲无克后就选定良辰吉日。
送日(纳吉、过文定)
吉日择定后,大妗姐就拿着篮子到女家门口大声地喊:“送日来了!”同时把“三书”中的“聘书”交给女方。
做茶(过大礼)
结婚前,男方还需要“做茶”,即过大礼,同时送上“礼书”,上面记录着礼品的种类和数量。送过大礼,女方吃过油麻茶,婚事也算正式确定了。
过大礼所需的部分礼品。
吃过油麻茶,女家不能反悔。
迎亲
新郎带着一众兄弟亲戚去迎接新娘回家,并带回“迎书”,即结婚证书。
迎亲时所用席伞及书盒。
迎亲当天男家带去女家的鹅,寓意娇鹅换娇女。南沙婚俗以鹅迎亲,最早出自中原“雁礼”。
女方站在这筛箕上拜过娘家大堂神灵再出门。
出门时向席伞撒米。
迎亲时需要送、接书盒,书盒内有莲子、桂圆、红枣,以及婚书(现为结婚证),保留“三书”的部分形式。婚礼所用的父母红、状元帽用具,其他地方已少见,挂红更具有浓重的仪式感。
于归
第二天新娘回娘家。这样,结婚的仪式也就完成了。
清代广府文化中
成年礼与婚礼的关系
仍存于南沙婚俗中
结婚前一晚,男女双方要举行成人礼。吉时一到,男方单膝跪在父亲面前,大喊:“请父母给我‘挂红’!”父母帮男方戴上状元帽和父母红(红布),一旁的大妗姐以唱歌的形式唱道:“新郎戴过状元帽,升官又发财,戴上父母红,成年当上大英雄。”在天亮前,新郎还需要“上大字”。将写有“大字”的架子绑上花球,挂于墙上,标志新郎正式成年。
上大字。
而另一边厢,新娘也举行成年礼,即“上头”。南沙当地人表示,“上头”的人要认真选,必须由有‘福命’的人来,这样才能带给新娘好福气。
南沙婚俗,是继关帝侯王出游后,均安又一个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这样仪式感浓重的文化表现形式,又让南沙这个迷人小岛,更添几分独特的魅力。
结合南沙社区“三书六礼”的婚嫁民俗特色,均安镇将杏均特大桥桥下空间打造为婚礼古俗公园。
原标题:《字年生、择日、送日……这些佛山传统婚俗你知道吗?|我要上佛山发布》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jbzd/50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