驮商成热词新疆奇台老传统激发新爆点
驮商传统集体婚礼当中重现了“驼队迎亲”的环节
新疆网讯(记者李卫疆)百驼迎亲、磨守三生、撒福迎新、抢喜沾福……年5月20日,新疆奇台县江布拉克景区举办了一场独一无二的“驮商传统集体婚礼,百对新人在天山的见证下走进幸福的人生。截止到5月23日10时,与驮商传统集体婚礼相关的新闻总浏览量已超千万,各搜索网页与“驮商”相关的词条均超过万条。“驮商”这个已渐渐被人遗忘的词汇随着一场集体婚礼的举办再度“翻红”,老的传统激发了新“爆点”。
奇台县江布拉克景区也随之成为热门的搜索景点。素有“天下奇观,浪漫奇台”之称的新疆奇台县,历史文化厚重,旅游资源丰富。据了解,本次活动是为了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的“文化润疆”工程,实施旅游兴疆战略,深度挖掘新疆奇台独特的“驮商文化传统”而举办的。
在各类搜索引擎中,在很短的时间里与“驮商”一词相关的词条就超过了万条。
通过“传统文化收集整理与拍摄”,结合创新形式设计集体婚礼流程,使得奇台县神秘的驮商文化再度呈现在世人面前,隆重的仪式,新奇有趣的环节,都吸引了大量的“粉丝”观看。
“老酒新香”——深厚文化焕发持久魅力
年初,奇台县开始与新疆网携手挖掘该县的驮商文化,并确定了婚俗文化、酒文化、小麦文化和堂会文化四个核心的文化体系。
很多驮商传统婚俗都在集体婚礼现场进行了展现。上图为集体婚礼现场的“磨守三生”环节,下图为专题片《驼背上的誓言》当中“磨守三生”的礼仪环节。
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有一条运送丝绸的商道贯通了亚欧大陆,往来在这条商道上的商旅绵延不绝。当时,被称为“古城子”的奇台县,由于具备了区位和资源优势,开始聚集全国各地的商人和能工巧匠。他们不仅带来了丰富的物产,而且带来了多元的文化,这些文化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了独特的“驮商文化”。到19世纪中期,素有“新疆粮仓”的奇台县吸引了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他们开始向各地运送奇台产的粮食,其中小麦成为他们运送的主要物资。津、晋、豫、陕等八大商帮随之形成,驮商文化发展到了顶峰,奇台县也成为了名噪一时的“旱码头”。
上图为集体婚礼的送嫁场景,下图为专题片《驼背上的誓言》当中的送嫁场景。
虽然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但近年来,随着奇台城市化建设的提速,驮商文化的印记渐失光彩。关于驮商的婚俗、山麦和堂会的文化逐渐佚失,只有附著在“新疆第一窖古城酒业”身上的驮商酒文化还留存得较为完整。
上图为集体婚礼的挑喜帕场景,下图为专题片《驼背上的誓言》当中的挑喜帕场景。
为了能够挖掘和留存这些珍贵的文化影像,奇台县决定通过以资料收集、专题片拍摄、创意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再度将这些文化挖掘整理出来,进行宣传和推广,进而重现奇台县曾经名噪一时的文化形象。
奇台县邀请新疆网经过仔细的论证和实地调研,最终确定了以婚俗文化作为起点,结合小麦文化和酒文化推出活动的思路。同时,有着知名的山间麦海景观的江布拉克景区也成为完成这次“文化聚合”的首选盛载地。
在江布拉克景区拍摄《驼背上的誓言》驮商婚俗文化专题片并组织以驮商婚俗文化做为设计核心的集体婚礼,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脱胎而出”。
“陈年规矩”——成就了网红新热词
专题片《驼背上的誓言》中驼队迎亲的场景。
在5月20日的“江布拉克驮商传统集体婚礼”现场,“百驼迎亲”、“撒福迎新”、“磨守三生”等驮商婚俗礼仪成为最受追捧的环节,很多游客现场拿出手机拍摄短视频并快速上传到各个短视频平台当中。通过新疆网联合新华云、抖音、微博以及全国20个省会城市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jbzd/49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