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艾滋病还有第四个传播途径

艾滋病,第四个传播途径——

歧视

歧视病人,会降低感染者主动寻求检测、主动寻求抗病毒治疗、主动告知可能被传播对象采取保护措施的积极性,甚至产生报复、仇视心理造成艾滋病的传播。

《艾滋病防治条例》第三条明确指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歧视还包括,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漠视、不正视甚至拒绝了解,错误的态度产生错误的认知十分不利于艾滋病的防控工作。

那些因为歧视而产生的错误认知

只有性道德败坏的人才会得艾滋病,

艾滋病离我们普通人很遥远

专家解释:目前,全国艾滋病疫情防控形式仍然十分严峻,艾滋病的流行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有很多感染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感染艾滋病病,其中甚至包括刚出生的婴儿、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等。在艾滋病面前,所有人都是受害者。

只要是同性恋都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

专家解释:其实高危人群主要是有没有发生高危行为(如多性伴无套性交、共用注射器等),并不直接与一个人的性取向有关。如果一对HIV抗体阴性的同性伴侣中如果能彼此保持忠诚,不与其他人发生性关系、共用注射器等,那么感染HIV病毒也就无从谈起。

网上显示,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只有5%不到,对方是我很熟悉的人,偶尔一两次不使用安全套没有关系?

专家解释:先不提网上的数据是否靠谱,概率针对的是全人群,对个人来说感染概率只有0或者。而且近年来一些专题调查表明,越来越多的人感染艾滋病都是因为“熟人作案”。生活毕竟只有一次,容不得任何侥幸。

艾滋病防控工作只是卫生部门的责任

艾滋病不仅危害个人的身体健康,更会严重影响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的繁荣,《艾滋病防治条例》总章第二条明确指出艾滋病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加强宣传教育,采取行为干预和关怀救助等措施,实行综合防治。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jbzd/478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