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

摘要:艾滋病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是由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毒(HIV)引起的免疫缺陷综合症.

大多数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仍然是健康的,并能在没有症状或只有轻微疾病的情况下生活多年.即使他们看起来健康,自己也感觉健康的时候,他们仍能够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其他人,终生具有传染性.

HIV一般通过血液和精液和母婴传播,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

性传播:通过性行为在男同性恋者之间及异性间传播,也可通过人工授精传播;

血液传播:通过接受HIV感染者捐献的血液或器官,使用受HIV污染的血染液制品或与HIV感染者共用注射针头而被感染,此外,接触HIV感染者体液或HIV培养物的医务人员和实验人员存在感染HIV的职业危险性;

母婴传播:感染HIV者的母亲,可在子宫内或在分娩时将HIV传染给新生儿.除此之外,人与人的一般接触并不会导致HIV的传播,对此不必过分敏感和恐惧.

怎样预防艾滋病针对不同传播途径,科学家们建议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预防艾滋病的性传播

洁身自爱,保持忠贞单一的性关系;

发生危险性行为时正确使用避孕套;

及时治疗性病.

病人的性伴侣、配偶要定期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对抗体阳性者家庭的其它成员,在有条件的地区也要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查。

2,预防艾滋病的血液传播

禁止HIV抗体阳性者献血及提供其它体液

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

穿耳或身体穿刺,文身,针刺疗法或者任何需要侵入性的刺破皮肤的过程,都有一定的艾滋病病毒传播危险.

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进行彻底焚烧。病人的器皿及医用器械要专人专用,如病人的刮脸刀、牙刷、毛巾、茶杯等应专人专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炙、手术。

3,母婴传播预防

艾滋病病毒可在怀孕,分娩或者孩子出生后的母乳喂养过程中传播.应告诉患艾滋病的妇女,不要口对口给婴儿喂食;月经期应特别处理好经血,不得使之污染他物

孕,产妇在分娩前,后使用抗病毒药物,可降低母婴传播的几率.

采用人工喂养,也可减少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性.

注意事项:

艾滋病,虽是不治之症,但可以预防。最要紧的是要遵守政府法令,遵守性道德,特别要注意非法黑血站——再贫穷也不能去卖血,再紧急也不能输用可能污染HIV的血,以免感染艾滋病病毒。若有艾滋病感染可疑时,你可以到各地医学科研机构,大医院,省、市级防疫机构(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检查,或者找正规的试纸自行检测。一次抽血艾滋病病毒抗体阴性,不能完全排除没有传染上艾滋病,应定期检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jbzd/4781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