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有哪些危害艾滋病该怎样预防第32个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AIDS)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一种恶性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方法。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能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令感染者逐渐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最终导致死亡。
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
1
性传播
性传播是主要传播方式,无保护的性交、肛交和口交都可能造成传播。
2
母婴传播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在妊娠、分娩及哺乳期,可能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婴儿大多会在3岁以前死亡。
宫内感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在妊娠期可通过不同的途径将病毒传播给胎儿。
产时感染:在分娩过程中,胎儿接触含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宫颈和阴道分泌物而被感染。
产后感染:产妇乳汁中含有艾滋病病毒,估计在所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儿童中有30%-50%是通过母乳喂养感染,混合喂养感染的可能性更大。故提出: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
3
血液传播
艾滋病病毒可通过血液(血液制品)或体液进入人体内,如与感染者共用注射器、器官移植中接受艾滋病感染者的器官、人工授精接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精液都有传播的危险。
日常生活中,艾滋病病毒在唾液、汗液、尿液、粪便中含量很低,不会通过呼吸、喝水、触摸、共同进餐等传播,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首先,要牢记以下几点:●卖淫、嫖娼、吸毒等活动是艾滋病传播的重要危险行为。
●多性伴且没有保护的性行为可极大地增加感染、传播艾滋病和性病的危险。
●从青少年起,应树立健康的恋爱、婚姻、家庭及性观念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性病传播的治本之策。
危害性认识
目前我国青年学生中艾滋病主要传播方式为男性同性性行为,其次为异性性行为。
●年我国报告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14.9万例,其中性传播比例超过90%。平均每小时新发现17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年-年,报告青年学生感染者人数占全部青年人群(15-24岁)感染者人数的比例由10.4%上升到18.9%。新发现的学生感染者和病人以性传播为主,特别是同性性传播。
感染艾滋病会给生活带来巨大影响,需要终身规律服药,精神压力增大。病毒会缓慢破坏人的免疫系统,若不坚持规范治疗,发病后病情发展迅速。
★艾滋病预防知识
预防知识
艾滋病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也不能治愈,但是掌握预防知识、拒绝危险行为,做好自身防护才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坚持每次正确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感染与传播。
一旦发生暴露,72小时内使用暴露后预防用药可减少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风险。发生暴露后,比如破损手指沾染艾滋病人的血液、同日IV感染者发生了无保护的性行为,可以通过预防用药有效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用药时间时间越早,保护效果越好,原则上不超过暴露后了72小时。
●注射吸毒会增加经血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使用新型合成毒品/醉酒会增加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
●性病可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必须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
★检测与治疗●发生高危行为后(共用针具吸毒、无保护性行为等),应该主动进行艾滋病检测与咨询,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疾控中心、医院等机构均能提供保密的艾滋病检测和咨询服务。
●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及早接受抗病毒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减少艾滋病病毒传播。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jbzd/45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