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艾滋病克星转载

艾滋病从以下四个方面了解艾灸如何治疗

01

AIV病例特点

02

治疗方法与结果

03

关于艾滋病及其相关腹泻的认识

04

艾灸治疗作用机理

导语

自年代末至今,中医药在艾滋病的治疗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尤其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方面疗效显著,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艾滋病的认识正在深入,中医治艾思路和治艾方法也在不断拓展和创新。河南省政府派遣河南中医学院艾滋病研究所驻艾滋病高发村进行帮扶救治HIV患者,通过运用艾灸疗法,HIV患者免疫力提高,生存质星改善,临床效果显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运用艾条灸法治疗艾滋病相关性腹泻30例进行分析,为艾滋病的治疗寻找简便廉验的方法做尝试。

01

AIV病例特点

本组病例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均为年前后在非法血液采集点有偿献血的农民,均在年检测出HIV抗体阳性,26例在年3月开始抗病毒治疗,其中多数人服药治疗的依从性较好。CD4*/u者20例,CD4*/u者10例,腹泻次数在2~4次/d者25例,5次/d以上者5例:病程在60d~3a不等,多数为0.5a~1a;大便性质多为稀便或溏便,一般不伴腹痛,多数病人呈间歇性特点,但可能与经常使用抗生素有关,经药物治疗暂时好转后,数天内复发不经药物治疗者则呈持续性腹泻;少数人在进食油腻、生冷后或劳累后诱发腹泻,经服药(或抗生素或助消化药)对症治疗后可较快停止饮食稍有不慎、不洁或不节,即可诱发。这类病人的特点,常为每月出现数次腹泻。本组病人长期慢性腹泻,间歇性反复发作是其主要特点,大部分病人伴有力,易疲劳,部分伴食欲欠佳,部分病人伴上腹部胀闷不适,进食后明显。个别病人自开始服抗病毒药后7d左右即出现腹泻,自行暂停服药后可缓解,因病情需继续服药,腹泻则持续存在。一般每82次~3次。本组病例舌象除1例为舌红苔白腻外,大多为舌淡红或舌嫩红,或舌体胖有齿痕,舌苔薄白或苔白稍厚或稍腻,少见苔薄微黄,脉象多为虚、细、濡、弱、缓脉。脉症舌象多呈脾虚证,或以脾虚证为主的特点。

艾灸

02

治疗方法与结果

基本穴位:关元,神阙,足三里,天枢。灸疗方法选用艾条灸法。艾条点燃后距穴位皮肤约5cm~10cm,以微热不痛为宜,时间约15min~20min,以皮肤潮红为度。疗程每日灸治1次,10d为1疗程,疗程间隔3d,共进行4疗程。结果治疗30例腹泻患者,29例临床痊愈,1例无效,痊愈病例随访60d未见复发。在本组病例治疗过程中,大多数经3次灸治即好转,大便次数减少,稀更程度好转经6次灸治大便基本正常,少数病例经10次灸治恢复正常。个别病人经1次灸治后大便恢复正常。即本组病例均在灸治10次内临床痊愈。大便每日1次。但考虑脾虚证的治疗需要一个巩固疗效的过程,故嘱病人在腹泻缓解后继续灸治达4疗程。在选穴上,每日大便次数在2次~4次者选用前三穴位,大便在5次以上加用天枢穴。经过灸治数次后,病人体力及食欲即好转,1~2疗程后乏力症状及食欲明显改善。有1例病人伴粘液便,短暂好转后继续灸治疗效不明显,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从30例治疗看,有效率为96%,显示出疗效迅速可靠的特性。2例第一次灸治后出现腹扁肠鸣,未经特殊处理,30min后自行缓解。

艾灸

03

关于艾滋病及其相关腹泻的认识

从上述治疗中看出,艾灸治疗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疗效迅速可靠。由此进一步深化对艾滋病的认识。众所周知,艾滋病毒感染后,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体质下降,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机体衰竭死亡。中医在治疗HIV感染过程中,根据专统理论和临床经验,提出了瘟疫说、虚劳说、温病说、伏气温病说、广徵瘕说等,各种观点均具有一定合理性。对于--个新的世界级疑难病,人们总是要经历--个认识不断深入的渐变过程,从本组病例的治疗中,我们加深了对艾滋病虚劳本质的认识,所以选用的穴位以强身止泻为要穴,方法是艾灸温补方法,取得了显著疗效,证明了机体在与艾滋病毒斗争中,正气盛衰与否,至关重要。每日约10亿个病毒产生和破坏,导致了机体能量的极大耗损,天长日久,正气耗竭。-旦感染艾滋病毒,正气的强盛与否成为病情发展变化预后的决定性因素。临床经常可以看到,虽然感染方式、时间上相同或相近,但很多体质壮实、营养良好、精神乐观者,发病迟,机体状况好,机会性感染少,甚至长期不发病。艾灸温补治疗艾滋病相关性腹泻能够取得显著疗效,正是抓住了扶助正气的根本问题。正气虚弱尤其是脾虚,是艾滋病的基本证候,其他各种机会性感染等表现则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次级证候。脾虚是患病机体复杂病理环节的根本所在,因脾胃乃后天之本,生化之源,中焦乃全身气机升降之枢纽。本组疗效因健脾扶正而获效,证明了脾虚在艾滋病病理机制中的至关重要。本组病例经过灸治后,即使是未服抗病毒药,且CD4较低者,仍然显示出相同的疗效,说明了补益正气的重要性。同时,本组病例其他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感冒等,患病次数也随之明显减少。可见在目前尚不能彻底杀灭艾滋病毒的情况下,机体的虚劳状态成为主要矛盾,也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点。尤其是各种机会性感染,正气虚是其形成的基本原因。艾滋病腹泻正是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造成的机会性感染和消化吸收不良的结果。当然,完全消灭病毒仍然是我们的理想选择,艾滋病毒作为“疫毒之邪”入侵人体,且具有湿邪缠绵难愈,顽痰胶着难除的特性,长期正邪斗争是本病的焦点因而不能放弃从中药中筛选出能够杀灭病毒药物的努力。在正邪力量对比中,以斗争结果而论,扶正即是祛邪,祛邪即是扶正。就目前治疗HIV感染现状而言,在抗病毒治疗不满意的情况下,扶正治疗成为我们不得己而为之的最优选择。而在抗病毒疗效较满意的情况下,扶正治疗则是我们刻意求之的最忧选择。

艾灸

04

艾灸治疗作用机理

艾叶具有辟秽化浊,温经透达性能,作用于机体的特定穴位,可以发挥经络的调整功能,振奋人体正气。有研究表明,灸法能够提高T淋巴细胞数量,升高CD4+、CDs水平,提高淋巴细胞置换率及特异性花环形成细胞数,促进抗体产生,提高血浆IgG含量,增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正向调节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抑制状态。穴位关元,为小肠募穴,又位于小腹,内应肠腑。可泌别清浊,调节肠腑,用于治疗腹痛、泄泻等。又因为关元位于元气交会之处(丹田),为强壮要穴,故可辅助人体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神阙,位于腹之中部,为中、下焦之枢纽,临近胃肠,所以该穴有健脾和胃,理肠止泻之功,多用于脾虚泄泻等治疗。足三里,是胃经台穴,足阳明经属胃络脾,又是胃之下合穴,“合治内腑”,“合主逆气而泄",故足三里是治疗脾胃病的主穴,古人在“四总穴歌中指出“肚腹三里留”,凡属脾胃功能失调所致的胃痛、呕吐、纳呆、腹胀、泄泻等证,取足三里穴健脾和胃可为主穴。天枢穴属于胃经,又为大肠募穴,位于脐旁,内应肠腑,故取之可调理胃肠,是治疗胃肠病的主要穴位之一。凡腹胀肠鸣,泄泻均可治疗。数穴合用,共呈补脾益气理肠止泻之功。综观艾灸疗法治疗艾滋病相关性腹泻与其他机会性感染具有类似机理,笔者在将艾灸用于其他部位病证的实践中,如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口腔溃疡等,出现了可喜的苗头,与用于非艾滋病患者的疗效一致,能够充分发挥艾灸和经络穴位的调整作用。符合古代医家用灸法补虚疗病"大病宜灸,保命之法,灼热第一”的经验。

艾灸

艾,来自远古,大地之恩赐,厚德载物

灸,源于太阳,上苍之馈赠,自强不息

没病的时候灸一灸能强身健体;

生病的时候灸一灸能调病驱疾。

艾灸是否灸“透”可以通过患者的四个层面来验证:

第一层是形,形顺了,肢体恢复了正常的姿态;

第二层是质,质柔了,筋肉有弹性,关节灵活;

第三层是气,能感觉到患者说身体里面暖了热了。

第四层是神,他觉得舒服了。

形,质,气,神,这才叫标准。

只有灸透了,才能起效果,每次都起一点效果,连续艾灸,就能改变体质。

最后提醒:虽说灸量到位才有效果,但是,施灸过程中还是以自己身体的感觉为上限,谨记“因人而异,循序渐进”。

艾能最能扶阳固本

这是其它药物不能相比的

所以说,经常艾灸的人士,极少得肿瘤

知艾者福善灸者寿

王廷峰热透灸:专为艾灸爱好者和从业者打造的精品阅读和学习平台,在这里,一个艾灸小白也可迅速成长为艾灸高手!一人知艾,全家享福,从此小病不上愁!赶紧扫描







































白癜风治疗成功案例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jbzd/4417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