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

今年的12月1日是第30个“世界艾滋病日”,本年度宣传活动主题是“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共建健康中国”。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较高且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

艾滋病也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

HIV感染后,最开始的数年至10余年可无任何临床表现。一旦发展为艾滋病,病人就可以出现各种临床表现。一般初期的症状如同普通感冒、流感样,可有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等,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黏膜出现白色念球菌感染,出现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疱、淤血斑等;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促、呼吸困难、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等。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但每个患者并非上述所有症状全都出现。

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只有三种: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日常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毒。

洁身自爱,避免多性伴,正确使用安全套是阻断经性传播、有效控制艾滋病疫情的有效途径。艾滋病高危行为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缺乏,防护意识淡薄,男男性行为人群无固定性伴,安全套使用率低是导致艾滋病流行的主要危险因素。

高校学生感染艾滋病毒人数增多

近年来,高校学生感染艾滋病毒人数确实是有明显的增长,而造成高校学生感染艾滋病毒人数增加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学生对于艾滋病的认识不足、预防不够。高校学生的性观念、性心理、性行为虽然趋于开放化,可是对于性病知识的缺乏及预防能力却令人堪忧。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根本没有认识到艾滋病的危害,觉得这个病离自己很远,他们通过网络、社交软件等结识“好友”,并在发生性行为时没有丝毫保护措施,从而感染了艾滋病毒。而这些没有进行防护措施的“易感人群”往往因为面子、侥幸心理等因素而抗拒自愿检测,从而不能及时发现感染情况,就诊时往往已经并发其他疾病。

此外,不能忽视的是,近年来高校学生感染艾滋病毒中有很多是因为男性同性性关系的发生,在这些学生群体中男性性行为的发生过程仓促、性伙伴的变化频繁,导致不少人对性伴侣是否患有艾滋病、是否应采取防范措施、事后自己是否染上艾滋病等情况一无所知。因此,我们对于高校学生的性知识普及、艾滋病预防宣传等任务还是任重道远。

不断扩大咨询、检测覆盖面

艾滋病潜伏期平均7-10年,感染者在潜伏期内与常人无异,可以无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但能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他人。自年开始,国家实施免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政策,目的是鼓励有过高危行为的人群主动检测,及早发现感染状况,为艾滋病病人关怀、治疗的及早切入以及疫情控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免费抗病毒治疗,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艾滋病目前是可以治疗的慢性传染病,通过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完全可以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按照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我市对常住人口中符合治疗的,且有意愿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提供免费的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必须保证患者有良好的依从性。漏服、或不按时服药、或擅自停药都会导致耐药产生,致使抗病毒治疗失败。

信息来源:大连健康指南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最好治疗方法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jbzd/17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