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不知的艾滋病九大误区
艾滋病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以人体免疫系统全面崩溃为特征的严重慢性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办法,也没有疫苗,但可以预防。关于艾滋病,人们常常存在以下误区:
误区1:日常接触会感染艾滋病病毒解答: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只有三种: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有证据表明,艾滋病病毒不会通过接触、眼泪、汗液或唾液传染。因此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拥抱、接吻、握手、共用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健身器材、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但是不能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因为刷牙与剃须刀使用时可能造成出血,共用粘有艾滋病病毒血液的牙刷或剃须刀可以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
误区2: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病毒解答: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在蚊虫体内仅能存活很短时间,既不发育也不增殖。当蚊虫叮咬人体时,它们不会将之前叮咬的人或动物的血液注射到下一个对象体内,所以不可能通过机械性或生物性的方式进行传播。截至目前为止,尚未发现经蚊虫叮咬而感染艾滋病的报道。
误区3:熟人朋友之间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解答:一个看似健康的人也有可能携带艾滋病病毒,处于潜伏期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外表和正常人没有任何区别。即使是熟人、朋友、同事,你也无法判断他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除非通过检测),熟人、朋友之间性传播的案例也时有发生。
只与一个性伴发生性行为和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降低艾滋病病毒传播的风险。
误区4:高危行为后马上就能检出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解答:从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血液,到人体产生艾滋病病毒抗体,并能用目前的检测方法检查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之前的这段时期,称为窗口期。窗口期一般为2周到3个月。因此,高危行为发生后要知道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需要在窗口期过后再进行检测。
误区5:感染艾滋病病毒马上会发病死亡解答:不会。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病有一个完整的自然过程,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为7—10年,其中有部分感染者发展迅速,潜伏期可短至2—3年;还有部分感染者发展缓慢,潜伏期可延长到12年以上。目前,我国开展了广泛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有效延长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的生存期。
误区6:感染了检测不出来的艾滋病病毒解答:这是一种错误认识。艾滋病恐惧症俗称恐艾症,对阴性结果也持怀疑态度,总认为检测不准确或者现有试剂检测不出来自己的病毒,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未知病毒,所以不必惊慌。
误区7:艾滋病不能根治,检测和治疗没用解答:艾滋病其实就是一种慢性病,目前虽然不能治愈,但如果及早开展抗病毒治疗,患者的预期寿命几乎和常人无异。目前国内艾滋病诊治工作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未能及早被发现,大部分感染者在进入艾滋病发病期后才被确诊,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
误区8:双方都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性生活无需安全套
即便双方都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无保护的性生活可以引起艾滋病病毒的交叉感染而加重病情。就算在治疗期间而且感觉良好,仍然有可能把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别人。
误区9:艾滋病病毒感染阳性者不可以生孩子
艾滋病病毒感染阳性的孕产妇在经过持续正规的母婴阻断治疗情况下也可以生出健康的宝宝。目前母婴阻断治疗技术成熟,可以有效降低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的风险。
“哈密市疾控”官方白癜风手术成果展北京医院专业白癜风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jbzd/10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