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民间婚俗调查下
文
张玉观
“招赘”也称“招女婿”因女家只有育女,缺男性耕田经营,主持家业。但男方往往弟兄多,经济拮据,居住紧张,娶不起媳妇。女方遂有纳婿之举,托媒人招一个男性入女家作为女婿,并由女家备礼定亲。择吉日由女方雇亲船或花轿前往迎亲。
也有女婿未成年就过门女家,待长大成人后完婚或不作任何婚礼就同居(俗称“入舍”又称“热舍”)待等生了小孩,“三朝”时补办婚礼庆贺。
上门做女婿,要随女方姓,要改名,如取名为“法官”、“发根”、“根发”等图吉利,也有跟女取名如“金宝”女婿取名为“金官”“金观”或“金宝官”等等,新一代招女婿,也有改名不改姓,有的等生下小孩取名时,将男女双方姓取在名字里如男方姓“金”女方姓“林”、男孩取名为“金林”,女孩取名“金玲英”音同字不同也可等。招女婿,主要为女方家传宗接代,俗称“竖烟充”。
“搭钮亲”过去,贫苦农家及城镇平民,儿子订亲后但由于经济拮据无力迎娶,沿用七月半吃馄饨,十月朝吃圆团时,邀请新媳妇上门作客,留住新媳妇宿夜,硬推洞房,防止她出来,扣住房门搭钮,俗称“生米做成熟饭”。
时后常来常往,怀孕后才定居夫家,女方也因无力陪嫁,顺水推舟,生儿育女后,“三朝”时补办简单婚礼。
“调换亲”,也称“兑汤灌”旧时,有男子因家中贫困,居住紧张,年龄偏大或长相不美等多种原因,未成婚配,但家中有姐妹未曾定亲,有父母托媒人作介绍,寻找同类型门户,进行“调换亲”俗称“兑汤灌”,如有一方姑娘不愿意,有父母做通女儿思想,不愿者也得硬逼成婚。
双方择吉日同一天举行婚礼,这种婚礼,双方父母为了了结儿子终身大事,对聘礼或嫁妆多少都不计较,只要完婚,俗称“圆满”是一件大喜事。有时,一方姑娘实在不愿,热心的媒人再找门户,进行“三调亲”,三家男方调换成婚也时有发生。
“滚车轴”,俗称“填郎头”“填夫”年轻孀妇,拥有房屋家产,子女年幼,缺乏帮手,遂招致男人负责经营家计,扶养子女。
成亲日男人背一个猪头上门,俗称“拜猪头”,用香烛在堂屋间点燃祭祖,祀神夫妇不拜堂,只有填夫一人跪拜,乞求祖上认可,成亲日,仅用猪头肉、酒饭请客,客人都是至亲,和男方几个小朋友,但亲友都不送礼,白吃一顿算是承认祝贺成家,女方子女称填夫,都称呼为“继爷”。
旧时,也有填夫入户后,夫妻感情不和,待子女长大后,遂出填夫回家也时有发生。但大多数子女能有养育之恩,夫妻白头到老。
“叔接嫂”如一家兄弟两人,兄生病先亡,留有子女嫂也不愿改嫁成孤妇,如原叔嫂之间生活和睦相处,私下定情,弟为继承兄家业,小叔愿为代哥为夫,成家继业,扶养子女之责,这种婚配,不办婚礼,只要准得父母公婆认可,就可成家。
女方父母同样认可为自己女婿,兄子女孩子称呼为“叔叔”俗称“阿叔”
“再醮”,俗称“嫁人”也称“跟人”丈夫死后,因受公婆虐待,或遭妯娌压迫,孀妇不能立足之家,向往再改嫁,俗称“嫁人”“跟人”嫁入男家往往是贫困娶不起媳妇的或者前妻早亡的。嫁人带去的子女,要被人家看不起,俗称“拖油瓶”。
改嫁入门时不办婚礼,祭拜祖宗就是了,旧时也常有遭地痞流氓名曰“讨喜钿”,实为索要金钱的也时有发生。
“拜寡孀”因女方前夫死亡后,不婚配,不改嫁之妇成了寡孀,俗称“寡孀娘娘”,不论已婚亡妻,单身或未婚男子,可以潜入寡妇之家,私自定情结合。望后叫几个邻舍小朋友,买了一个猪头,一块板头肉,一起上门饱餐顿,给女方祖宗(旧时有家堂前)跪拜,以求女方祖宗认可,俗称“拜寡孀”。
“填房”男方早已订亲但未结婚亡故,再娶的姑娘嫁给他,称为“填房”。旧时,男人有房没妻称为“空房”。招填房的男方举行婚礼时,婚姻礼节仍为前妻为先。
如男方择吉日婚期后,要提前三天,先举行与前妻的婚礼,男方同样要到前妻女方娶亲,送礼品礼金,前妻女方也同样要办嫁妆,脚马桶、被头等物,在出嫁时前妻女方要准备两个竹篮,竹篮里放着已亡女的“牌位”,用红毡毯包好嫁给男方,男方要与前妻牌位拜堂,俗称“抱牌位成亲”。
待到男方正式结婚这天,前妻女方也同样要举行“望朝”,“回门”仪式。以后,男方拥有二家丈母丈人,日常礼节中拥有同等看待,如每年清明节扫墓等。
民间婚俗的禁忌及其它“合八字”的禁忌,年龄忌,俗称“女大一,做死无铜钿”“女大两,寿命长”,“女大三,屋顶翻”,“男大二,米铺地”,“男大三,抱金山”,意思是女比男大一岁破财,女比男大二岁夫妻到老,同样男比女大二,三岁是吉利象征。
生肖忌,民间流传配婚与生育禁忌很有讲究,“龙虎相斗,必有一伤”,“两只羊,不久长”,“白马怕老牛”,“鼠羊不到头”,“蛇配兔寿勿多”,“猴配猪,勿养子”“鸡狗勿成家”,“龙兔常流泪”,还有禁忌,犯公犯婆犯夫,克公克婆克夫等婚俗禁忌,其次婚配的“方向”或“方位”都有讲究。
“抬花轿”的禁忌,旧时俗称“先抬棺材、慢抬轿,一生一世勿懊恼”,说明抬花轿必定要先抬棺材,先抬花轿要“咬扛”,抬花轿份量压到一个身上,据说这是新娘子抬轿子的人
“吵轿”引起呕吐,懂行的新娘子侧坐一边份量偏重,实际是一种不科学的说法。
“娶亲”的人数要成双,不成单,也有去成单回成双,多个新娘凑成双。
新娘进门,新郎、公婆大人都要避开,俗称“热面冲”,热面冲后婚后生活不和睦。新床为啥要系一根红线,忌闹新房的闲人或怀孕妇女坐床边,俗称“不干净”之说。
“停亲船”的禁忌,有的女方要亲船停靠自己河滩头,也有不可停自介河滩头,停到外面地方“落嫁妆”,以防女方财气运去婆家。
“亲船”的撑篙也有讲究,不可对头撑,要横边撑,对头撑女方要不吉利之说。
还有“亲船”开出,女方专门有人泼水,俗称“泼出水,嫁出囡”。
“黄昏亲”又是一种婚俗习俗,民间有一种这样说法,“拜堂不见天,老来当神仙”。从男方娶亲到女方,回到男方拜堂,都要不能见亮光,因此旧时结婚拜堂,都要经过风水先生排日期,定时辰,认为白天“声音嘈杂”,夜深人静,干干净净(平湖外来的绍兴、湖南人此俗流行较多)。
“结婚忌年”,婚期安排哪一年,民间也有讲究的。一般是放在无特殊情形的正常年份办喜事。
忌无春之年婚娶。“无春”即当年无立春,无春称之为“寡年”,“寡”字是结婚大忌,令人会想到“寡妇”。“寡居”等显然是不吉利的,年份定下来后,还有“忌月”,婚期民间自有忌“五、六月”不办喜事之说,也有忌五月、七月、九月说成是“恶月”。这期间鬼多,不易嫁娶,如嫁娶则为不吉利。
实际上五月、七月、九月里天气炎热,食物易腐,人们劳累,这期间避免举行婚娶也有一定道理的。另有“忌日”之说,结婚忌单日也是平湖民间的一种说法。俗话说“好事成双”。婚姻为男女双方之喜事,若在单日,意为不吉利,故多择取双日,同时在选取双日之时,旧时,还要与新婚夫妇的生肖有联系,故而旧时要选择婚娶之日是很不易,一旦选定故称“黄道吉日”。
据古代《白虎通义,嫁娶篇》记载,婚姻者,谓也?昏时行礼,故谓之婚也。与当地流传的“黄昏亲”也有一定道理。也有白天新娘出嫁,要撑大凉伞习俗,俗称将来新娘有靠山,大概是这个意思!
除了上述婚俗禁忌之外,在民间还流传一种不良习俗,如在新婚排床为啥要看“喜日”,这是据说有这样一个传说的缘故。农村旧时结婚排床要请木匠师傅,由于照顾不周起因,这个木匠在排床时,叉二个木人头,放在里床底下,并写了二个字“送钟”,“钟”同音“终”,送终不吉利,婚后不久丈夫死去,还有一个木匠排床时,用男女二根头发,结个结,放在床脚下,头发黑色,称“黑结”。
婚后,夫妻经常与邻居争吵。据传漆匠师傅也有不良之俗之说。产生这种现象,旧时,要自己婆婆不让私眼看见,在新床上爬一转,床上撒几粒麦籽,等到麦出芽秀青,这才破俗转好,因此俗称新婚排床,要看喜日。
这虽然在民间也是少见,但也是在旧时婚俗中反映出来的一种不良现象。
从调查所见,平湖民间婚俗是多种多样,历史以来,我市从全国各地迁入落户的达10余个省、市和40余个地区和县,使本地民间的婚俗,出现一种“随乡行俗”因此,更具复杂性、多俗性。
作为一个地区文化层面的婚俗现象,它是传统文化在这地区长期流传变异的结果。随着历史前进,时代发展和变化,婚娶习俗也随之在变革。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lcbx/51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