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薪阶层是否应该买车汽车科学岛
视频网站免费vip账号 https://news.iresearch.cn/content/2021/08/392959.shtml#老司机聊汽车知识#首先说明观点:在有用车需求或准备好购车预算的前提下,工薪阶层也是可以买车的。提高「工薪」往往会联想到低收入人群,按照各大网络平台热议的标准为参考的话,薪资标准应当在月均5k左右。然而看到这些数据只有一种感受,那就是在网络上说大话的人真的很多……参考年全国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下文简称DPI)吧,数据为元,名义增长4.7%,实际增长2.1%。这个数据还是比较令人欣慰的,在疫情时代中能够实现经济正增长实属难能可贵了,不过什么是DPI呢?其概念实际指人均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也就是可以自由支配的额度标准。年DPI数据如果要精确到每个省份或城市的话,目前只有上海、北京、浙江、天津、降速、广东、福建、山东、辽宁超过平均值,剩余省区均低于平均值。当然在这些一线城市的收入虽然会高一些,但开销也会更大,所以实际能用于大宗消费品消费的预算貌似也不能多到哪去。那么现在就可以开始问题分析了,工薪阶层是否应该买车的问题本就是个“伪命题”!可以说汽车个人用户市场中的消费生力军(主体)正是广大的工薪阶层。而作为各大车企销量支撑的快销车也绝不是所谓的中高端车或豪华汽车,≤15万区间内的车辆的市占率才是最高的。量产汽车截止年共有余款,参考各大车型销量排名,似乎前五名基本都是价格相对低廉的车辆,至高也不过是20万级别而已。由此可见中国车市是由大量的普通工薪和普通的汽车组成,其实不论欧美日韩也都不例外;比如欧洲热销的车辆多为价格低廉的小微型车,美国市占率高的是日韩品牌的低价车辆,而日本流行的车型是品质几乎全球最低的Kcar——这才是最真实的“车圈”。有些粉丝朋友好奇为什么我们总在聊普通的中低端车,其实不用好奇,中低端车才是接地气的车。工薪阶层的购车与养车的压力会很大吗?解析这个问题又要跨越一些领域了,年轻人购车大多是基于婚俗的需求,真正因工作或其他因素的刚需用户是比较少的。但是也不能说因婚俗选车就不是刚需,只是对文化风俗的解读需要从不同的点切入而已;中国男性真正成熟似乎很多都是在婚后,对于生活规划、财务规划以及人生规划也才刚刚开始。然而从这一阶段开始的大宗消费品的消费都不再是“以个人为单位”,而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消费观念;至此开始养成、延续或重走一次上一代人的人生轨迹,这里的重点是“家庭单位”。很多糟糕的泡沫剧让一些年轻人忘记了什么叫做真实,以工薪阶层为例,真实的人生往往是一对勤劳的夫妻拿着看似不高的薪水,承担着赡养老人和抚养子女的责任——苦吗?似乎一些楞装“傻白甜”或者“高帅富”的ID会认为这种生活很难熬,但回到现实中去做个小范围的调研的话,其实这种家庭往往也能很幸福,不要用“精英阶层”的视角去审视普通人,精英毕竟是少数,在生活轨迹没有交集的前提下无需自负的去怜悯——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不道德,最起码没有格局。摆正心态之后再来计算成本,购车是以家庭收入为单位,那么标准也就应该是「DPI×2」甚至乘以四,这是“原生家庭+新生家庭”融合后的普遍标准,纯粹的新生家庭的独立程度有多高,这点就要大家扪心自问了。在5-15万的价格区间段内,以2-3万为分级标准,几乎每个标准都有优秀的代步可选;所以选车本身是不存在什么障碍的,同样为工薪标准,月薪3-10k都有可选项。用车成本很高吗?其实真的没有多高!很多家庭选车会担心油费开支过高,比如一辆车开两万公里就得要多少油钱。然而哪有那么多的时间驾驶汽车呢?绝大多数家用代步汽车的年均行驶里程只是一万公里左右,很多工薪家庭的车辆行驶里程只是几千公里。就按照km为参考吧,以六元油价(92#),平均油耗8L/km为标准,一年的油费开支只是元左右。平均到每个月的开支为元,算高吗?剩下的车险在费改后低了不少,15万以内的车辆的基础车险可以维持在平均元,平均到每月的标准不过元左右。车辆一年保养一次要几百元,高速公路基本是免费时间段才有时间通行,停车等杂费按照每月元为标准,养车的开支是不是能控制在「一年km·月均元以内」呢?此时以家庭收入计算则占比并不高,实际行驶里程少则会更低,所以工薪阶层买车用车都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撕掉伪装,想一想自己是否为精英,是否应该接地气一些吧。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天和MCN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留言讨论
上一篇文章: 民间剪纸三门峡文化瑰宝华豫未来 下一篇文章: 为什么出了五服就不是亲戚了你知道五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lcbx/51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