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阅深圳日历丨2023年3月1日
春风化雨,法治深圳三部重要特区法规今起实施你好!三月!新的一天,从“飞阅深圳”开始吧年3月1日践行嘱托腾讯:以数字经济之“长”补实体经济之“短”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表示,要让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要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当时,腾讯就看到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难分彼此,并呼吁更多企业家发挥创新精神,通过互联网和科技来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如今,五年过去了。作为深圳改革开放大潮中成长起来的知名科技企业,腾讯五年来一直不忘嘱托,坚守科技向善愿景,大力投身科技创新,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在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有目共睹的成绩。腾讯大厦。深圳特区报记者何龙摄两会连线王理宗:“积极履职,我准备好了”连日来,住深全国政协委员、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会长王理宗一直在仔细打磨自己提交全国政协的几份提案。履职全国政协委员的第一份“作业”,王理宗十分慎重。“我有15年省政协委员履职经验,算是政协履职老兵。但成为全国政协委员,是全新的履职起点。我要站位更高远、看问题更全面、调研更深入,建言更精准。”吴以环:打通深港两地生活圈,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贡献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副主席吴以环表示,打通深港两地生活圈,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贡献。陈倩雯:深港应在高校人才和科技产业方面加强合作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陈倩雯表示,深港应在高校人才和科技产业方面加强合作。陈红天:大湾区城市应做到资源整合协同发展港区全国政协委员、深圳祥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红天表示,大湾区城市应做到资源整合协同发展。春风化雨讲深讲透讲活入脑入心入行市区两级宣讲员深入基层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既有思想深度、理论厚度,又有视野广度、民生温度,我获益匪浅。”“一场场主题鲜明、内容鲜活、形式生动的宣讲活动把党的二十大精神送到了群众身边、百姓心里,我深受教育与感动。”连日来,宣讲员们深入基层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深、讲透、讲活,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入行,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力量。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陆建新:当好宣讲员,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自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作为一员宣讲员,深入基层开展了一系列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也收获颇丰!”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中建钢构工程有限公司首席专家陆建新是深圳百姓宣讲团的成员,他通过与党员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接地气入人心,引起广泛共鸣,获评年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全国道德模范陆建新做二十大主题宣讲。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杨少昆摄住有宜居深圳今年首批配售人才房启动认购2月28日,市住房建设局发布相关通知,推出深铁熙府、安居同乐馨苑两个项目的配售人才住房套,其中两房户型套,三房户型套。据悉,这是今年深圳推出的首批配售人才房,本批次住房面向符合条件的人才配售,线上申请认购时间截至年3月9日24:00。认购本批次住房,按照申请家庭资格条件分为第一队列和第二队列,第二队列申请条件较前批次人才房有所放松。1降低了未婚购买可售人才房的年龄限制门槛,由35周岁下调为30周岁;2放宽了对共同申请人的户籍要求,主申请人为深户,非深户的孩子和配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作为共同申请人,放宽了三房的申请条件。光明区人才房安居凤桐苑封顶。深圳特区报记者杨少昆摄城中村保障性住房成规模提质拓展保障房建设筹集渠道2月28日,深圳市城中村保障性住房规模化品质化改造提升暨三宜小村建设动员会在龙华区元芬新村举行。活动现场签署保障性住房建设筹集任务书,发布“深圳市城中村保障性住房规模化品质化改造提升重点指引”,吹响深圳保障性住房建设筹集的“冲锋号”。城中村保障性住房规模化品质化改造提升,是发展保障性住房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实现城中村人居环境提升的重要措施。-年,全市将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不少于46万套(间)、建筑面积超过万平方米。法治深圳三部重要特区法规3月1日起实施信用“污点”能修复中医服务可上门3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社会信用条例》《深圳经济特区中医药条例》和《深圳经济特区细胞和基因产业促进条例》三部创新性特区法规正式实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01在国内率先为细胞基因立法02每区至少办医院03情节轻微失信行为可不实施惩戒“12.4”国家宪法日暨城管法治宣传周主题宣传系列活动。深圳特区报记者李忠摄破冰之路深圳个人破产法规开创多个全国首例今天,《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正式实施、深圳市破产事务管理署成立迎来两周年。《条例》是我国首部个人破产法规,深圳市破产事务管理署则是全国首家个人破产事务管理机构。改革大幕拉开的两年间,深圳从“破冰”开始勇闯,探索个人破产案件审判权与破产事务管理权分离,深圳中院审理了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个人破产案件,破产署挂牌、落地、运行,个人破产制度在深圳从无到有,“为诚实而不幸”的人按下人生“重启键”,改革的路子越走越宽。在个人破产这片曾经的“无人区”中,鲜活生动、有示范价值的深圳模式越来越鲜明,越来越完善。厚植沃土深圳细胞和基因产业发力“四链”融合深圳细胞和基因产业起步早、产业基础较好,培育出华大基因、北科生物、创世纪种业、科诺医学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平台,初步形成龙头企业创新引领、中小企业集聚发展的态势。目前,深圳将细胞和基因产业列入未来产业重点发展,聚焦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努力推动5-10年内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位于深圳的中国国家基因库,工作人员人员在操作基因测序仪。深圳特区报记者周红声摄商事制度改革10年新增就业超过万深圳商事主体总量和创业密度全国第一到今年3月1日,深圳推行商事制度改革已十周年。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十年间,深圳商事主体量由年的万户增长到年的.7万户。按国家统计局调查的最低开业率28.6%和小微企业户均从业人员7.7人、个体工商户户均从业人员2.8人计算,商事制度改革后新设市场主体至少提供了多万个就业机会,成为扩大就业、提振经济的重要力量。工作人员正在为前来办理登记的市民办理手续。深圳特区报记者杨浩翰摄把深圳这张新时代“改革名片”擦得更亮以法治思维、系统观念、目标导向、便民原则,在商事制度改革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大胆探索,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这是深圳商事制度改革的鲜明特色。以法治引领改革,重视顶层设计规则对接;持续深化市场准入改革,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打造政务服务品牌;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积极推动粤港澳商事登记一体化进程。5个方面可谓是“创高度、提速度、树形象、聚动能、促融合”,这是深圳商事制度改革的鲜活经验。10年成果丰硕,成效可观。10年磨一剑,改革再出发。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先锋城市、商事制度改革先行者,深圳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将商事制度改革推向新的境界。移风易俗婚事简办多元创新深圳婚俗改革树婚嫁文明新风近日,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其中明确要求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移风易俗规范,扎实开展“高价彩礼”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去年我市福田区、盐田区、龙华区民政局确定为全省第二批婚俗改革试验区。这是深圳婚俗改革工作成效的生动体现。深圳近年来大力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婚事新办简办的文明新风和“注重家庭家风家教建设”的婚姻家庭理念,婚俗改革工作不断取得积极成效。福田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新婚夫妇拍照纪念。深圳特区报记者杨少昆摄飞阅深圳,每天给您讲述深圳故事今天,10:00整人民日报客户端、深圳特区报、读特客户端进行联动直播记者带你实地探访位于深圳宝安的大族激光全球智造中心什么是”工业上楼“?厂房里的机器又怎么”搬上楼“?这场直播为你揭秘记得锁定直播时间一起来看会“上楼”的工厂有多酷点击图片长按识别
上一篇文章: 黄岛区入选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人民资讯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lcbx/50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