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被邀请作为新郎参加婚礼,亲身体验当地
作者:M·辰
天山天池是新疆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也是很多游客抵达新疆后的首站之选。
在去往天池的必经之路上有一处颇具民族特色的游览之地——天山天池民俗风情园(上图,以下简称“民俗园”),游客们往往会选择先在这里驻足游览而后再去天池,故而民俗园可谓是游客开启新疆之旅的真正首站。
(本文图片由作者拍摄,版权作品)
民俗园向游客们展示了当地人独具特色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它包括吃、穿、住、行、礼仪、民俗、传统工艺以及音乐舞蹈等当地原汁原味的民族风貌。游客在参观游览这些民俗、民风的同时还可以深度参与其中,充分感受并体验其民族风情(上图为当地人所住的毡房)。
进入民俗园扑面而来的是新疆美食的诱人香味:烤羊肉串、烤玉米、新出炉的烤馕……各种特色美食不仅让人有了想要大快朵颐的欲望,而且在视觉与听觉上还同时被它所特有的“烧烤”画风所感染——仅是看一眼烤炉上滋滋作响、外焦里嫩的烤肉就已经是余香满口了。
比起烤肉串更让我感兴趣的是当地人用来烤美食的烤炉。这个体积壮观的庞然大物,其外观雕饰的繁复与华丽让人联想到十七世纪的巴洛克之风。大美新疆果真是点点滴滴都有美,形形色色皆艺术。
(注:巴洛克艺术,十七世纪盛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形式,其特点:繁复、华丽,恢宏、大气)
民俗园中的羊肉串摊位,这里的羊肉块按堆儿论(^_^)。
(本文图片由作者拍摄,版权作品)
讲真,在来新疆之前我是基本不吃羊肉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之前的一、二次吃羊肉的经历让我觉得它的味道并不符合我的口味。
然而,在新疆本土吃过正宗的羊肉串以及其他羊肉制品后,让我对之前的经历产生了质疑——难道我吃的是“假羊肉”?!新疆本土的羊肉实在是太!好!吃了!由此说来,你到底喜不喜欢吃羊肉请先别急着下结论,只有当你吃过正宗的新疆羊肉后,你再说你到底爱!不爱吃!它!
民俗园中散落着许多具有当地特色的毡房,每一座毡房向游客所展示的民俗风情各不相同。上图这座毡房中,两位当地的传统手工艺者正在用羊毛线进行刺绣,她们的周边摆满了以羊毛为质地的各种手工艺制品。
在毡房外的空地上,两位年轻女子正在向游客展示羊毛由清洁、擀毡、刺绣等多道工序组成的制毡工艺。在她们的身边摆放着一块块方形的成品毛毡,这些毛毡用色大胆,图案简洁,摸上去手感结实厚密。
这是空地上摆放着的原生态羊毛。它们经过挑选、清洗、晾晒、梳理、铺网、擀毡等工艺处理后被制成定型的毛毡块(垫)。
看!原本一坨坨白灰色的羊毛经过加工处理摇身变成了色泽明丽、美观大方的毛毡垫。据制作者说她们所住的毡房房顶就是由这些毛毡垫一层层叠加而成的,大约有二十层之厚。这些漂亮的毛毡垫也被用来铺做毡房的地毯。
民俗园中几乎每一座毡房内外的桌子上都摆满了各种当地的特色小吃:奶疙瘩、奶豆腐、油炸馓子、葡萄干、果脯等一些叫得上或叫不上名字的各种土特产。走过、路过的游客可以随便免费品尝它们,或者干脆坐下来一边喝着毡包主人热情递上的奶茶,一边品尝着风味独特的各种小吃,一股“生活肿么这么美”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哈哈,比美食更吸引我的仍然是这些看上去富丽堂皇、造型别致的盛放食物的器物,让人感觉就像是置身于法国的凡尔赛宫一样。(凡尔赛宫:原法国国王行宫,以豪华奢侈著称,现为历史博物馆)
民俗园中最让游客忍俊不禁、兴趣盎然的当属展示当地婚礼民俗的互动体验活动:游客被邀请假扮新郎或新娘,TA们穿上当地的民族服装参与到婚礼的庆典中,亲身感受并体验当地婚俗。
00:50视频:天山天池民俗风情园中的民俗婚礼。载歌载舞的民俗婚礼将整个游览活动推向了高潮,游客们不仅在欢声笑语中获得了真诚的祝福,同时也对当地的民俗文化与风情有了更深的了解。
更多精彩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lcbx/49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