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召开学党史办实事五十项惠民实事

发布肥乡区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情况

10月19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学党史办实事”50项惠民实事系列第三十三场新闻发布会,肥乡区有关负责同志就用“四办”理念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情况进行了发布。

自党史学习教育以来,肥乡区聚焦“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标要求,提出要敢办大事、善办难事、愿办小事、多办实事,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

敢办大事,深度集聚惠民利民红利。该区提出了“加快建设新时代品质之城、实力强区、幸福肥乡”的奋斗目标,以及“一城提升、两翼突破、全域振兴”的战略布局。“一城提升”,就是坚持规划引领,在市容环境上力求细致和精致,在城区管理上注重规范和智慧,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做到一流和持续,致力打造宜居之城、绿色之城、智慧之城、人文之城。“两翼突破”,就是强化创新引领,经济开发区(东区)加速构建电子气体产业生态体系,经济开发区(西区)积极与邯郸东湖新城联动发展,加快推进产城融合步伐。“全域振兴”,就是突出党建引领,全力推动乡村特色发展、差异发展,确保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善办难事,精准解决群众所忧所盼。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收集群众困难诉求余条,按轻重缓急全部分类建档,逐一落实责任单位、具体责任人和完成事项标准。坚持任何难题一定有解,探索了破解行路难的“村集体出资+受益户出工”等5种小街巷硬化模式,累计硬化农村道路、街巷公里;探索了破解办事难的“一创三化”模式,所有审批事项实现一门、一窗、一次办,营商环境考核位列全市第一。完成全区个村和10个社区的综合服务站建设,高标准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实现了群众办事不出村;探索了破解农村婚俗陋习的“七抓七有”移风易俗经验做法,被民政部评为第二批全国婚俗改革试验区。

愿办小事,不断提升便民服务质量。在具体工作中,一方面将厕所改造、增加免费临时停车泊位等全面纳入民生工程、民生实事清单,实行公开承诺,每月督导通报工作进展。另一方面,围绕用电高峰期电压低、农房保险申请、施工工地噪音扰民、餐饮店油烟扰民等群众反应强烈的问题,分期安排供电公司、应急管理局、住建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农业农村局、卫健局等部门现场接受电视问政。此外,建成9个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20余场,组织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开展健康义诊、农技讲座、就业培训等志愿服务活动余场,真正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多办实事,交出为民履职优异答卷。该区进一步研究、确定、印发了全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50件惠民实事任务清单,完善了群众问事、干部办事、群众评事工作机制,并正在组织开展全区作风纪律整治行动和村党组织书记、年轻干部等一系列的培训活动,目的就是要以过硬的作风、高强的本领,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折不扣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努力交出一份无愧于组织、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全区人民的优异答卷。

邯报融媒体记者谢伟娜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lcbx/4933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