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艾宣传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进家庭
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
进家庭
许多人谈“艾”色变
科学预防疾病很有必要
接下来一起看看
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
“进家庭”宣传片
了解更多防艾小知识!
(以下视频来源: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艾滋预防小常识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为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这种病毒又称艾滋病病毒(英文缩写为HIV),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和治愈的药物,但已有较好的治疗方法,能有效地延长病人的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艾滋病防治关键在于预防。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三大途径
血液途径传播,性途径传播,母婴途径传播。
如何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
(一)血液途径传播
1.不以任何方式吸毒,远离毒品;
2.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
3.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纱布、药棉等用具;
4.患者需要接受打针(注射)和治疗时,一定要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和经过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绝对不能共用注射器;
5.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场所打针、拔牙、穿耳眼、纹眉、针灸或手术;
6.避免用手直接接触他人血液和伤口;
7.不与他人共用牙刷、牙签、剃须刀及有可能刺破皮肤或黏膜的日常生活用品;
8.不要玩废旧的针头、输液器等医用垃圾,这些都是疾病传播的隐患。
(二)性途径传播
1.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毒的根本措施;
2.患有性病后应及时、积极进行治疗,否则已存病灶会增加艾滋病感染的危险。
哪些行为是不传播艾滋病毒的
1.食物、饮水、空气。
2.公共场所的一般接触,如:同在一个教室上课,各种公共交通工具的座位、扶手,办公室的办公用品,工厂车间的工具,在影剧院、商场、游冰池等场所的一般活动。
3.礼节性、拥抱、握手。
4.公用马桶、浴缸。
5.蚊虫叮咬。
6.纸币、硬币、票证。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lcbx/49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