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ldquo高发人群rdquo
案例一:在父母和家人的眼里,他是乖乖男,也是学霸,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得艾滋。进入大学后小明的生活变得丰富起来,经常和同学去唱歌、泡吧,尝试了很多以前不敢做的事,当时他对艾滋病完全没有了解,也没有往这方面想,直到检查出来他才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什么。
案例二:老张今年55岁,已经从单位退休,每天和老伴到处旅游,生活非常幸福,然而幸福没有持续多久,老伴就查出了癌症,经过一年的治疗还是离开人世。家里只有自己一人,子女不在身边,老张内心的苦闷无人诉说。后来在邻居的介绍下认识了同样年纪的王阿姨,两人迅速擦出火花,但是老张并没有满足于王阿姨一个人,继续和其他女性朋友交往。查出艾滋病时他还不相信,觉得这是国外人才会得的病,直到身体上接二连三出现不适反应,才接受了自己患病的事实。
有一组数据非常惊人,我国艾滋病患者已超百万,并且还在以每年30%的速度上涨,其中“高发人群”集中在两类人,一类是19-24岁的大学生,一类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什么会出现“两头翘”的情况呢?可能和以下几点有关。
首先是宣传力度不够,很多人对艾滋病不了解。中国一直比较保守,对这个话题避而不谈,校园中至今没有相关课程。有的家长听说学校要开艾滋病讲座,纷纷极力阻止,说自己的孩子还太小,会教坏孩子,还说本来没有学坏的孩子听完课程可能会想尝试。更有甚者觉得听艾滋病讲座就相当于默认自己得了艾滋病,会引起他人的猜疑。
其次是大学生的观念越来越开放,从高中的“牢笼”中逃脱,突然没有父母和老师的管束,很容易放纵自我,再加上父母过度保护,很多人对艾滋病不了解,没有防护意识,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很危险。另外,在大学生眼中,谈恋爱、同居是很正常的事情,已经见怪不怪,正是因为这样的心理,让他们成为“高发人群”。
老年人对艾滋病的了解更少,平时没有什么接受信息的渠道,和社会脱轨,就像上文的老张,认为艾滋病是外国人得的,心里不害怕,也不知道如何采取保护措施。另外老年丧偶之后,内心空虚寂寞,需要有人安慰,这时恰好能出现一位年龄相仿的女性,就很容易上当受骗,认为女性绝经了就安全了,可以放心地接触,最后中招患病也在意料之中。
患上艾滋病后只能等死了吗?
高危行为后有补救措施,那就是在7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越早越好,在当地的疾控中心可以领取,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如果已经超过时间,要尽快进行抗病毒治疗,避免病毒大范围复制,防止免疫系统被破坏。只要患者积极治疗,心态乐观,病毒被有效控制,再活几十年也是可能的。
总之,大家要学会保护自己,提高防范意识,尤其是两类高危人群,更应该充分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否则就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为您推荐--感染上了艾滋病,身体上会有哪些异常现象?具体的医生告诉你艾滋病发病后,还可以活多久?从感染到死亡,多半会经历3个阶段独居老人又染上艾滋:广场舞已成老人艾滋病温床,为了老人看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lcbx/47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