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速递婚约财产纠纷当庭调解履行
《礼记》有云:“男女无媒不交,无帛不相见。”彩礼作为我国的一种婚姻民俗,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是男女双方关系确定的象征,表达尊重、认同,寓意喜庆、吉祥。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婚嫁彩礼也水涨船高,高价彩礼呈愈演愈烈之势,由此而引发的矛盾纠纷层出不穷。
近日,范县人民法院濮城人民法庭成功调解了一起婚约财产纠纷案件。在承办法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原、被告双方对调解结果均表示满意,并当场履行了调解协议,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
据悉,原告张某与被告马某于年5月经人介绍相识后,按当地习俗举办了婚礼仪式,开始共同生活,但双方一直没有领取结婚证。后原被告发生矛盾,原告要求退还彩礼。濮城法庭受理该案后,深知该类案件情感与金钱交错,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激化矛盾,应尽可能通过调解消除双方的对立情绪。在详细了解双方相识及生活情况后,本着能调则调、和谐友善的原则,从情、理、法多角度耐心释法说理,结合以往的类似案例作为切入点,辅以“劝、批、谈、教”的调解模式,将法律权威的刚性与调解的柔性相融入,引导当事人逐步敞开心扉。最终双方放下成见,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当庭履行了元案款。
彩礼是我国古代三聘六礼婚姻风俗的延续,是男方向女方表示真心求娶的庄重承诺。适当的彩礼可以为家庭的起步奠定一定的物质基础,然而“高价彩礼”却不是现代婚姻生活的必需品,以结婚为名索要“高价彩礼”是跟风攀比的陈规陋习,不但会导致一些家庭“因婚致贫、因婚返贫”,甚至会引发“骗婚”等违法犯罪行为,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作为基层人民法庭,下一步,濮城人民法庭继续践行“枫桥经验”,进一步加强府院联动,推进诉源治理机制建设,加强引导宣传,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矛盾源头化解、实质性化解,依法治理高价彩礼,倡导婚嫁新风尚,让婚俗回归本心,让彩礼回归礼法。
范县法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jibzd/50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