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丨甘肃非遗将精彩亮相成都国际非遗节
甘肃有享誉世界的敦煌,有古老的丝绸之路,有秦人的发祥地……更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像一柱柱绚烂的光芒,闪耀在陇原大地上,根植于人们的文化和日常生活中。昨日,小编在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获悉,“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于10月17日至22日在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盛大举行。届时,备受瞩目的甘肃非遗将精彩亮相这个“非遗大舞台”。
全世界余个
非遗项目将集中亮相
据了解,本届成都国际非遗节由文化和旅游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单位承办。在本届非遗节上,将举办非遗国际博览会、非遗国际论坛、非遗动漫沉浸体验展、非遗创意设计作品授权展、少数民族节庆展演、中西方手工艺人竞技等活动,开展各类活动余场。近90个国家(地区)的余名嘉宾将参会,来自全世界的余个非遗项目将集中亮相。
甘肃将展出56个
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
据了解,在本届成都国际非遗节上,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展示56个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安排13名传承人进行现场技艺展示。同时,在甘肃展区,每天都有非遗传承人演出精彩的非遗节目。据了解,甘肃展馆面积多平方米,分五个单元,重点推介兰州牛肉面、染缬技艺、博峪采花节、万人扯绳赛、康县“女娶男嫁”婚俗、陇东红色歌谣、崆峒派武术、东山转灯等重点项目。目前,甘肃非遗展馆的布展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
重点推介
“惠享非遗·富民兴陇”模式
近年来,甘肃省通过各种途径建设各级各类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家,吸纳就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近两年来,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累计组织培训期,培训人数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接受培训人次。充分用好文旅部搭建展销平台,目前我省已有70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款、多件产品进入济南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展示展销,并有69家非遗扶贫工坊的产品上线销售。
临夏回族自治州是全国“非遗+扶贫”10个重点支持地区。在文化和旅游部的大力支持下,于年设立了临夏砖雕、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两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目前,临夏砖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采取“公司+人员培训+技术授权+派发订单+连锁工坊+家庭作业”等模式,吸纳贫困人口就业,首期培训6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4人、低保户26人、残疾人4名),建立连锁工坊3家;选派11名砖雕技师(7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了临夏砖雕高级研修班,这些人已经逐步实现稳定就业与脱贫。
甘肃展馆舞台节目丰富多彩
为了让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学者和广大游客更直观和充分地体验甘肃非遗的魅力,本届成都国际非遗节上,甘肃展馆还推出了丰富多彩的舞台节目,有曾经震撼全国观众的甘南锅庄舞,有诙谐幽默的两当号子,有激情澎湃的陇东民歌,有悠扬动听的土琵琶弹唱,有让人听完还想听的张家川花儿演唱,有崆峒派武术对打表演等。相信,抵达现场观看的广大游客,一定会被这些甘肃优秀的非遗节目深深地吸引。
相关链接:
绚丽多彩的甘肃非遗
祖祖辈辈生活在陇原这块土地上的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丰富而深厚的传统文化,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土族格萨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现已公布秦腔、陇剧、高山戏、庆阳香包刺绣、夜光杯雕、太昊伏羲祭典等6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崆峒派武术、东山转灯、民勤骆驼客等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非遗传承人展播
舟曲藏族银饰加工之朱隆隆
朱隆隆,汉族,生于年,甘南舟曲现人。年开始继承父业,从事藏、汉族金银饰加工至今。主要作品有:凤冠,耳环、耳坠、手镯,银圈,针筒,口弦琴套,戒指,银钱等。现为甘南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舟曲藏族银饰加工技艺的州级代表性传承人。
投稿邮箱:
qq.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jibzd/49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