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的并发症弓形虫病是如何产生的
弓形虫病是没有接受恰当治疗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该感染呈全球分布,是由细胞内的原虫寄生虫(刚地弓形虫)感染所致。免疫功能正常者最初感染弓形虫后通常无症状,其潜伏感染能在宿主体内维持终生。在免疫抑制患者,尤其在AIDS患者中,通常在CD4计数降低至/μL以下时,该寄生虫能再激活并引起疾病
传播——人类通常因通过食入弓形虫感染的包囊或卵囊而获得感染,通常来源于土壤或被猫污染的粪便,或进食了未经煮熟的感染动物的肉。当人体摄入刚地弓形虫的卵囊或包囊后,病原体侵入小肠上皮细胞并播散至全身。然后被包裹在任何类型的有核细胞内并寄殖于宿主组织中呈休眠状态。
弓形虫可感染人和几乎所有温血动物导致严重的弓形虫病。当机体免疫力正常时,弓形虫呈隐性感染。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可出现异常增殖与致病力增强。
艾滋病人免疫力严重降低,容易导致弓形虫等机会致病寄生虫感染。免疫功能的提高是抑制弓形虫感染的重点。
弓形虫病在并发于AIDS时,与普通人群中的患者有一些不同的特征。
①弓形虫病多为潜在感染复活所致,在HIV感染期间,潜在弓形虫感染者中有20%~47%发展为脑弓形虫病;
②由于患者免疫功能缺陷,弓形虫感染可累及多个器官,称为播散性,以脑、心和肺较常受累,分别达95.2%,76.2%和28.6%,受累器官可多达16个;
③发病时患者免疫功能低下,CD+4T淋巴细胞常低于0./L,表明其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体液免疫功能也随之下降,相应抗体产生减少,因而弓形虫抗体效价降低甚至不能检测出来,不能准确反映弓形虫感染情况;
④AIDS患者中的弓形虫病变以局部组织坏死和炎症渗出为主,在病灶边缘及其周围可查到囊型或游离型弓形虫;
⑤弓形虫病症状常不明显,无特异性表现,常被其他疾病症状所掩盖或混淆;
⑥常合并其他机会性感染,以巨细胞病毒最多见,本组有5例,合并念珠菌、分支杆菌、单纯疱疹病毒、卡氏肺囊虫等感染者亦时有报道;
⑦在AIDS患者,弓形虫型脑炎较多见(75%~%),且进展较快,治疗效果差,死亡率较高,为AIDS的主要死因之一。
目前对艾滋病合并弓形虫感染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人类治疗艾滋病感染弓形虫的方法局限在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和磺胺类等几种药物上。免疫缺陷动物模型是艾滋病感染弓形虫模拟疾病表现的实验对象,是疾病研究中重要的手段和实验方法,在医学研究艾滋病感染弓形虫的机制及药物和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提高对艾滋病感染弓形虫的认识,改善艾滋病人的免疫水平,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jibzd/2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