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发现艾滋病毒自我传播的途径
美国芝加哥大学通过计算机建模发现了艾滋病毒迫使细胞将病毒传播给其它细胞过程的细节。这项结果发表在年11月7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将为开发抗击艾滋病毒药物提供新的途径。
艾滋病难以治愈,关键因素之一是其在人体内自我传播的方式。一旦艾滋病毒感染了一个细胞,就会迫使该细胞在细胞膜外产生一个充满病毒的小胶囊,然后经过“萌芽”过程从细胞脱落,在人体内四处漂浮并感染更多的细胞。一旦进入另一个不知情的细胞,胶囊外层便分解,艾滋病毒RNA就开始起作用。
科学家已知萌芽过程中称为Gag蛋白的HIV蛋白复合物,但不清楚具体的分子过程。由于成像技术很难获得蛋白质复合物的分子级快照,该研究团队建立了计算机模型来模拟Gag蛋白质。他们建立了Gag蛋白复合体缺失部分的模型,并不断对其进行调整,直到能够观测到“萌芽”过程如何利用细胞基础材料来组装蛋白质,然后在国立卫生研究院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实验室进行验证。
研究证明现代计算机模拟病毒非常有效,科学家希望能够制造新的药物阻止Gag蛋白质的积累,从而阻止艾滋病毒的发展。目前该小组正计划研究萌芽过程后艾滋病毒胶囊中Gag蛋白质的结构。
(来源:生物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淡蓝公益持中立立场。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淡蓝公益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淡蓝公益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淡蓝公益转载仅限于非商业性信息传递之用,如无特别声明,淡蓝公益转载之各种内容之版权均属其著作权人所有。如果我们的转载行为侵犯了您的正当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删除,并致以歉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jbzl/47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