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火视精选新医保目录出台,两代艾滋病霸
行业KOL
1诊所究竟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杏树林创始人张遇升认为,互联网医疗企业开诊所是一条可行的路径,但这个诊如何开出特色很关键。“要么运营成本更低,要么服务更好。”
好牙医创始人孙峰认为互联网医疗进行到下半场,将自己公司的利益最大化,开诊所是必然的。但好牙医开诊所的方式不一样,他们更多通过互联网来连接诊所,做智慧云门诊。
春雨医生联合创始人毕磊则认为,互联网最大的价值在于精准匹配医生和患者资源,让患者找到合适的医生,医生找到合适的患者。“如果这个时候到线下开设一个手术医院,我们又变成了中介。做中介不可能不收钱,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认为互联网公司不应该做线下医疗。”毕磊认为,互联网公司本身没有做医疗的基因,更多应该与线下合作帮助其提升效率,而不是竞争。
海医汇诊所负责人冯晨表示,诊所运营与互联网模式有很大区别。“这是一个重资产、重财务成本的模式,整体运营成本很高,管理复杂度更高。”
2AI+医疗的商业化之路有多远?
思派网络创始人马旭广认为,人工智能目前还是作为医生的辅助工具,“可能今后医生就不存在了,但起码今天所有的AI都应该是帮助医生提高效率,解决医生不愿意做的,又脏又累的工作,这样的AI才有前途,才有机会。”
复星同浩基金合伙人乔继英表示,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需要得到医生或医疗相关人员认可才能够推行。“医疗和买衣服不一样,买衣服不好可以退,医疗试错成本非常高,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时的准确率,怎么具体应用都非常重要,人工智能医疗的创业公司一开始要有医疗从业人员的参与。”
医药
1葛兰素史克VS吉利德:两代艾滋病霸主的深情对决
艾滋病目前虽然无法像丙肝那样可以被治愈,但随着一系列优效药物的出现,已经是一种可控的慢性病。艾滋病患者的寿命基本上已经与正常人无异,因此随着药物覆盖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和新病人的进入,全球艾滋病药物市场一直处于稳步扩容状态。
全球艾滋病药物市场主要由Gilead、GSK、强生、BMS、默沙东、AbbVie这6家制药巨头占据,GSK和Gilead两家公司的市场份额悄然之前已经从年的58%提升到了年的74%。
2年伊始国内外上市及在研抗体药物产品格局
上市产品方面:
国外批准的原研产品:年1月1日至2月17日,欧美日发达国家共批准了8个重组抗体药物上市,加上现有上市产品55个,合计共63个。
国内新批产品:年1月1日至2月17日,国产抗体获批方面颗粒无收,也无新批进口产品。
国外在研产品方面:
IMGT数据库显示目前(年2月17日)有针对个靶标的抗体药物正在进行开发或已经上市,较年同期的个增加了29个靶标。除去前述的已有产品上市的40个靶点,在研的新靶标有个。仍然是靶向肿瘤和免疫类的两大类疾病占绝大多数。
国内在研产品方面:
至年2月17日,目前我国共有82家研制单位正在CDE进行个抗体药物的注册研究,较去年同期增加企业11家,新增抗体32个。
3只有13个!进口药“大浪淘沙”
年获批上市药品的批文共有个,进口品种批文数52个。年前11月获批上市药品的批文为个,进口品种批文数13个。尽管整年获批药品信息在CFDA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jbzl/45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