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传播方式在变,社区性病艾滋病防控仍在

                    

年,北京报告全国首例艾滋病病例。艾滋病传入中国已经有30多年。

为了应对这一疾病,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明确提出“到年结束艾滋病流行”的“快速通道”,设定到年实现“90-90-90”目标:即90%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自身知情,90%知情的携带者获得治疗及90%接受治疗的人体内病毒受到抑制;到年,上述各项具体目标的完成比例提高至95%。

艾滋病感染人数和感染途径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根据北京市卫计委发布的年(1-10月)北京市艾滋病疫情报告,截至年10月31日,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共例。北京市艾滋病疫情整体处于低流行水平,虽然年数字仍在上升,但增幅减缓。同时,性传播已成为北京艾滋病流行的绝对主要渠道,年新发疫情中,因“性”感染者达到96%。

染艾高危人群日益复杂,艾滋病传播途径日益“隐秘”。这样严峻的防控形势,促使政府的艾滋病防控策略也在积极调整。

社区的防控工作开展如何?9月5日至19日,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承担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年度绩效考核。

健康朝阳了解到,本次考核主要针对世界艾滋病日组织宣传干预活动完成情况、辖区内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及CD4检测和抗病毒治疗鼓励工作及常规性病、艾滋病宣传干预工作完成情况。

从考核结果来看,总体上,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能按要求完成性病艾滋病防治相关工作,一些社区在某些工作中也有突破和创新,但也有少数社区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考核人员现场进行了反馈,并督促其按要求进行改进。

采写:张秀兰

编辑:刘榕

定稿: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公众权益保障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jbzd/4788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