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

世/界/艾/滋/病/日

世界艾滋病日

THEWORLDAIDSDAY

12月1日

许多人谈“艾”色变

听到“艾滋”两个字就避之不及

科学预防疾病很有必要

但过度的恐慌不可取哦

弄清这几个问题

艾滋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什么是艾滋病

WhatisAIDS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乏病毒(简称HIV)的反转录病毒感染后,因免疫系统受到破坏,逐渐成为许多伺机性疾病的攻击目标,促成多种临床症状,统称为综合征。而非单纯的一种疾病,而这种综合征可通过直接接触黏膜组织(mucosa)的口腔、生殖器、肛门等或带有病毒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而传染。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

传播途径有哪些

thewaysoftransmission

艾滋病传染主要是通过性行为,体液的交流而传播。体液主要有:精液,血液,阴道分泌物,乳汁、脑脊液和有神经症状者的脑组织中。其他体液中,如眼泪、唾液和汗液,存在的数量很少,一般不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唾液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可能性非常小。医院感染内科专家最新研究,泪腺或泪液可能成为艾滋病病毒的新“据点”。这意味着,艾滋病病毒可能通过泪液传播。需要注意的事,艾滋病不会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艾滋病的症状

艾滋病的症状多种多样,一般初期的开始症状像伤风、流感、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体重减轻、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黏膜出现白色念球菌感染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肿、血疱、滞血斑、皮肤容易损伤,伤后出血不止等;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不断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短、持续性泻便血、肝牌肿大、并发恶性肿瘤、呼吸困难等。由于症状复杂多变,每个患者并非上述所有症状全都出现。一般常见一、二种以上艾滋病的症状。按受损器官来说,侵犯肺部时常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如侵犯胃肠可引起持续性腹泻、腹痛、消瘦无力等;如侵犯血管而引起血管性血栓性心内膜炎,血小板减少性脑出血等。

如何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

艾滋病虽然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传染病,但对个人来讲是可以预防。主要预防措施是:

(一)预防经血液传播

1、不以任何方式吸毒,远离毒品;

2、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如必须使用,医院提供经艾滋病病毒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

3、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纱布、药棉等用具;

4、患者需要接受打针(注射)和治疗时,一定要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和经过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绝对不能共用注射器;

5、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场所打针、技牙、穿耳眼、纹眉、针灸或手术;

6、避免用手直接接触他人血液和伤口。在清理他人血液或为他人处理伤口时,应该戴乳胶手套或用遮盖物品(如干净的手绢、一厚叠纸巾)来保护自己的皮肤,以避免艾滋病病毒的入侵;

7、不与他人共用牙刷、牙签、剃须刀及有可能刺破皮肤或黏膜的日常生活用品;

8、不要玩废旧的针头、输液器等医用垃圾,这些都是疾病传播的隐患。

(二)预防经性途径传播

1、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病毒的根本措施。

2、患有性病后应及时、积极进行治疗,否则已存病灶会增加艾滋病感染的危险。

越来越多的HIV感染者可以在很长的时间内很好的生活。现在包括我国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国家推荐所有HIV感染者接受治疗,即“发现即治疗”,早期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可以达到期望寿命。极少数患者经过长期的抗病毒治疗后可达到“功能性治愈”。所谓功能性治愈是指感染者体内的病毒被完全抑制,机体免疫功能正常。也就是说,艾滋病患者通过服药已经可以长期存活,并且能够获得较好的生存质量,继而回归社会,回到工作岗位上,组建家庭,和正常人一样生活。

值此世界艾滋病日,请和我们一起呼吁,让我们从“心”出发,为“艾”发声,一起携手防疫抗艾之路,共同担起健康责任!

END

撰稿:冯心竹林晓娜

图片:网络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jbzd/459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