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院全体同学了解艾滋病,让我们携手共防

防“艾”

艾滋病想必大家都知道,大多数人都是闻之色变,更不说理论知识了解了,所以今天这一期就是让你了解艾滋病,预防疾病,人人有责,一定要耐心看下去呀!

Q1

什么是艾滋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为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这种病毒又称艾滋病病毒(英文缩写为HIV),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和治愈的药物,但已有较好的治疗方法,能有效地延长病人的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艾滋病防治关键在于预防。

Q2

感染艾滋病的三大途径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途径主要有三条:血液途径传播,性途径传播,母婴途径传播。

(1)血液途径传播:血液传播是感染最直接的途径。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使用了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拔牙工具,都是十分危险的。另外,如果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未消毒的注射器针头,也会被留在针管针头中的病毒所感染。

(2)性途径传播: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之间的性接触都会导致艾滋病病毒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在性活动时,由于性交部位的摩擦,很容易造成生殖器黏膜的细微破损,这时病毒就会乘虚而入,进入未感染者的血液中。

(3)母婴途径传播:如果母亲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那么她很有可能会在怀孕、分娩过程或是通过母乳喂养使她的孩子受到感染。

Q3

感染艾滋病的症状

艾滋病的症状多种多样,一般初期的开始症状象伤风、流感、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体重减轻、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黏膜出现白色念球菌感染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肿、血疱、滞血斑、皮肤容易损伤,伤后出血不止等;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不断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短、持续性泻便血、肝牌肿大、并发恶性肿瘤、呼吸困难等。由于症状复杂多变,每个患者并非上述所有症状全都出现。一般常见一、二种以上艾滋病的症状。按受损器官来说,侵犯肺部时常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如侵犯胃肠可引起持续性腹泻、腹痛、消瘦无力等;如侵犯血管而引起血管性血栓性心内膜炎,血小板减少性脑出血等。

Q4

艾滋病的发病率

艾滋病自从发现以来,发病率每年都在逐渐增高。在中国已经连续监测和防治艾滋病十几年,发病率始终是缓慢提高。年1-7月份新增艾滋病感染者将近5万人,目前中国疾控中心记录的已经有超过80多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群普遍易感,15-49岁发病者占80%。儿童和妇女感染率逐年上升。男男同性恋、静脉药物依赖者、性乱者、多次接受输血和血制品者为高危人群。此外,接受HIV感染者的器官移植、人工受精和污染的器械等,医务人员被HIV污染的针头刺伤或破损皮肤受污染,也可被感染。所以艾滋病可能就在我们身边。

Q5

如何预防艾滋病

(一)预防经血液传播

1、不以任何方式吸毒,远离毒品;

2、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如必须使用,医院提供经艾滋病病毒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

3、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纱布、药棉等用具;

4、患者需要接受打针(注射)和治疗时,一定要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和经过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绝对不能共用注射器;

5、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场所打针、技牙、穿耳眼、纹眉、针灸或手术;

6、避免用手直接接触他人血液和伤口。在清理他人血液或为他人处理伤口时,应该戴乳胶手套或用遮盖物品(如干净的手绢、一厚叠纸巾)来保护自己的皮肤,以避免艾滋病病毒的入侵;

7、不与他人共用牙刷、牙签、剃须刀及有可能刺破皮肤或黏膜的日常生活用品;

8、不要玩废旧的针头、输液器等医用垃圾,这些都是疾病传播的隐患。

(二)预防经性途径传播

1、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病毒的根本措施。

2、患有性病后应及时、积极进行治疗,否则已存病灶会增加艾滋病感染的危险。

艾滋病毒感染虽然不可完全治愈,但如果坚持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治疗依从性好,可使病毒载量(体内病毒数量)大大降低,艾滋病毒在体内的进展可以放缓到“几近停止”的水平。艾滋病毒停止繁殖,就能够延长人体免疫细胞的寿命并保护人体不受到感染。这样越来越多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就会保持良好状态,保持劳动能力,从而延长生命。

知“艾”防“艾”,了解它才能预防它,让我们不再谈之而色变。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jbzd/458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