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提示正确认识艾滋病的危害症状及
近年来,高校逐渐沦为艾滋病传播与泛滥的重灾区,大学生正成为受艾滋病影响的重点人群,学生“染艾”人数迅速增加。正确认识艾滋病,预防HIV感染十分重要。
什么是艾滋病
所谓艾滋病(AIDS)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的简称,即“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艾滋病是由艾滋病毒所引起的,艾滋病毒又称为人类免疫缺乏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简称HiV。
人类天生具有免疫功能,当细菌病毒等侵入人体时,在免疫功能正常运作下,就算生病了也能治愈。然而,HIV所攻击的正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中枢细胞一T4淋巴细胞,致使人体丧失抵抗能力,不能与那些对生命有威胁的病菌战斗从而使人体发生多种极为少见的、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感染者死亡。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虽然很可怕,但其实这种病毒的传播力并不是很强,它不会通过我们日常的活动来传播,也就是说,我们不会经浅吻、握手、拥抱、共餐、共用办公用品、共用厕所、游泳池、共用电话、打喷嚏、蚊虫的叮咬而感染。
与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HIV的传播途径只有三个:同HIV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接受了被HIV污染的血液;被感染的母亲传染给未出生的婴儿。
正确预防HIV感染
(1)树立正确的性道德、性观念,在与他人交往中自尊、自爱,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艾滋病;
(2)尽量避免接触他人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3)禁止与静脉药瘾者共用注射器、针头、不滥用血液制品。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生活用品。
在现实生活中,艾滋病人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不断衰弱的身体,更重要的是来自社会的压力,正确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病人。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病死率较高。艾滋病究竟会带来哪些危害呢?同学们快跟随小编来看一看吧。
艾滋病的危害
1.对患者自身的危害:
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未及时诊治、病毒耐药或药物的副作用等原因,而死亡或致残。同时由于社会对感染者的歧视,也常常给感染者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
2.对他人的危害:
感染者无保护的性行为、多个性伴、共用针具静脉吸毒及经过母婴途径等可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3.对家庭及社会的危害:
虽然我国早已实施对HIV感染者“四免一关怀”的政策,但晚期并发症的治疗仍可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问题。
艾滋病的症状
1.一般症状
持续发烧、虚弱、盗汗,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淋巴结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活动,无疼痛。体重下降在3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
2.呼吸道症状
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
3.消化道症状
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
4.神经系统症状
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搐、偏瘫、痴呆等。
5.皮肤和黏膜损害
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黏膜炎症及溃烂。
6.肿瘤
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位于体表的卡波济肉瘤可见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
同学们已经跟随小编了解了艾滋病会带来的危害,这种疾病对人的危害是极为严重的,同学们必须加强保护意识,做好正确的预防,虽然感染艾滋病是件很不幸的事情,但是大家可以选择远离不幸,爱护自己,珍惜生命。
艾滋病对人类健康的破坏力让很多人谈艾色变。自年人类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成为威胁全人类生命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对待艾滋病这件事上,人们仍存在很多误区。最常见的十大误区,你中了几条?
误区1:
日常接触会感染艾滋病
解答:艾滋病的传播只有三条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误区2:
感染HIV就是艾滋病患者
解答:HIV即艾滋病毒,而艾滋病(AIDS)指的是艾滋病毒感染的最后阶段。人体在感染艾滋病毒2-10年甚至更久后,才会发展为艾滋病。
误区3:
有高危行为,马上就能检出是否感染
解答:从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血液,到人体产生艾滋病病毒抗体,并能用目前的检测方法检查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之前的这段时期,称为窗口期。窗口期一般为2周到3个月。因此,高危行为发生后要知道是否感染了艾滋病毒,需要在窗口期过后再进行检测。
误区4:
感染艾滋病毒,剩下的日子就不多了
解答:不同的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潜伏期不同。有些会在短短数月内发病,而有些人却能携带HIV生活数十年,甚至达到预期寿命。
误区5:
外表健康就没感染艾滋病病毒
解答:是否感染需要进行血液检测,处于潜伏期的HIV携带者外表和正常人没有任何区别。
误区6:
通过网购试纸、献血等就能检测HIV
网络购买的试纸很多没有质量保证,不能完成确保检验的准确性,而为检测HIV而进行献血是对血液使用者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误区7:
蚊虫叮咬会传播HIV
解答:相关研究没有发现支持这一看法的证据,即使是在有很多蚊子和AIDS病例地区,也没有发现蚊子会传染艾滋病。当蚊虫叮咬人体时,它们不会将之前叮咬的人或动物的血液注射到下一个对象体内。此外,HIV在昆虫体内只能存活很短的时间。
误区8:
不必过于担心,HIV有药治疗
解答: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正在改善HIV阳性患者的生活,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命。但是,这种药物价格昂贵,而且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够治愈患者。此外,HIV的抗药性使得治疗越来越难。
误区9:
艾滋病不能根治,检测没用
解答:艾滋病目前虽然不能治愈,但完全可以治疗。如果及早发现并治疗,可以大大降低艾滋病的死亡率,延长患者的生命。
误区10:
进行艾滋病检测会泄露隐私
解答:检测机构必须对检测者的个人信息进行严格保密。艾滋病确诊后只会通知本人,不会通知工作单位或其他部门,更不会采取任何强制性措施。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同学们除了要提高艾滋病防患意识,还应走出艾滋病的十大误区。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jbzd/45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