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奖竞答慧眼识病卅三
日习一病,千日一千;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主诉:头皮脓肿、结节、脱发伴疼痛4年。
现病史:27岁非裔美国男患,4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头皮出现数个疼痛性丘疹、红斑,皮损逐渐增多、扩大并融合成脓疱,伴有脱发。皮损进行性发展加重。患者曾接受了多种抗生素、病灶内皮质类固醇注射和手术切除等来治疗他的病情,但没有维持长期的症状改善。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特殊。患者否认类似疾病家族史及其它遗传病史。否认个人药物、食物等过敏史。
查体:患者体格检查显示头皮大片的脓疱、结节、波动的脓肿,以及可触到的颈部淋巴结肿大,和头皮大部的斑片状脱发(图1)。
相关检查:实验室检查显示小细胞性贫血、血小板增多和红细胞沉降率升高。
请留言给出您认为可能性最大的诊断:
A.头颈部瘢痕疙瘩性痤疮
B.盘状红斑狼疮
C.头皮穿掘性蜂窝组织炎
D.秃发性毛囊炎
E.蕈样毛囊性肉芽肿
参考文献:PaviolScott,ClarkeJennieT,JAADgrandroundsquiz.Scalpabscesses,fluctuantnodules,andpatchyalopeciainanAfricanAmericanmale.[J].JAmAcadDermatol,2010,62:534-6.
本期福利!!!!!!
关注本公众号并参与本期病例答题,回答正确,即赠送《面部皮肤病诊疗彩色图谱》一本(高清扫描版)。
截至明日公布本期答案时!
答案次日公布
点击进入上期病例:慧眼识病(卅二)
上期答案:
CutaneousB-celllymphoma(BCL,皮肤B细胞淋巴瘤)
皮肤B细胞淋巴瘤(BCL)是一种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皮肤作为唯一的受累部位,或作为系统性疾病皮肤扩散的结果。除了中等级别的BCL外,多达10%的系统性B细胞NHL患者在病程中会发生皮肤受累,且预后较差。原发性皮肤BCL(PCBCL)的定义是恶性B淋巴细胞增殖,仅表现为皮肤受累,完全分期时无皮肤外表现。原发性皮肤淋巴瘤的总发病率估计为每年每10万人中有1例,其中20%为PCBCL。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相同,平均发病年龄在50岁后期。病变表现为头部和颈部的红色到紫罗兰色无痛丘疹、斑块或结节,累及躯干和四肢的程度较轻。
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和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WHO-EORTC)合作对皮肤淋巴瘤进行分类。皮肤BCL中有原发性皮肤滤泡中心淋巴瘤;原发性皮肤边缘区淋巴瘤;原发性皮肤弥漫性大BCL,腿型;原发性皮肤弥漫性大BCL,其他包括罕见的血管内大BCL。每一个都代表着不同的临床、组织病理学和预后特征。
PCBCL较惰性的形式有滤泡中心淋巴瘤(FCL)和边缘区淋巴瘤(MZL),5年生存率为90%。虽然这两种皮肤淋巴瘤都与躯干病变相关,但头颈部受累及的FCL更常见。从组织学上区分这两个疾病是很困难的。Bcl-6是在生发中心B细胞中表达的锌指转录因子。FCL一般呈结节状,bcl-6阳性,而MZL可呈弥漫性,除反应性生发中心外,无bcl-6表达。Bcl-2是位于内质网、线粒体外膜和核膜上的完整膜蛋白。它通过干扰衣壳酶来抑制细胞凋亡。在MZL中,中心细胞样B细胞特征性的表达bcl-21,有时突出表现于反应性生发中心样结构周围的外套膜区。主要鉴别诊断为皮肤B细胞淋巴样增生。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研究证明B细胞单克隆性有助于从良性过程中区分淋巴瘤。我们的患者的组织学结构和免疫组化与MZL一致,PCR也显示了B细胞单克隆性。我们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反应性生发中心没有显示bcl-2或CD101细胞;我们怀疑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上的问题。
原发性皮肤弥漫性大BCL,腿部型,是一种罕见的,临床侵袭性的PCBCL,好发于老年妇女的腿部。组织学上,可以看到表达bcl-2的成中心样B细胞。事实上,bcl-2的表达与其他类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不良相关。总体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约为65%。
原发性皮肤弥漫性大BCL,其他类型,包括间变性和血浆-母细胞大BCL亚型,以及血管内大BCL。值得注意的是,血管内大BCL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可能预示着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由于这些亚型更常见的是继发累及皮肤,这些患者需要彻底的系统性疾病分期。这与中远期预后有关,5年生存率在60%至80%之间。
血清学证据显示,在不同PCBCL亚型患者的皮损中曾有感染伯氏疏螺旋体和伯氏疏螺旋体特异性DNA。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艾滋病毒感染者或移植后患者,发展为PCBCL的风险可能有增加。虽然只有一例报告伴发乳腺癌、胃淋巴瘤和腿部大BCL,但肝胆腺癌或胃肠道腺癌与PCBCL并发没有相关报道。
重要的是要排除导致皮肤BCL病变的系统原因,因为与PCBCL相比,它往往表现出更激进的临床行为,因此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事实上,由于PCBCL的罕见,皮肤损害应该被认为是继发于系统性淋巴瘤的表现,除非有其他证据排除之。除了皮肤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19,CD20,CD22,CD79a,bcl-2和bcl-6,以及PCR与B细胞基因重排克隆是必要的诊断工具。排除全身疾病的适当实验室检查包括胸部、腹部和骨盆的计算机断层扫描、完整的血细胞计数、血液化学、乳酸脱氢酶、骨髓抽吸或环钻活组织检查和基因重排研究等。
局部放射治疗是大多数PCBCL的治疗选择。对于由PCBCL的惰性形式引起的局限性疾病,手术切除可能是适合的。然而,对于出现腿部病变和大BCL的PCBCL需要更积极的治疗,因为这些类型表现出更积极的临床过程。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泼尼松龙化疗应保留给那些失败或不能接受放疗的患者。最近,利妥昔单抗(一种嵌合单克隆抗体,可结合B细胞上的CD20)已被证明对PCBCL患者有效。许多关于利妥昔单抗疗效的报道已经在病例系列和报告中被报道,大多数方案涉及静脉注射375mg/m2,每周给药1次,用4至8周。虽然最佳的治疗方案尚未确定,但利妥昔单抗已经成功应用于病灶内和静脉内,在接受病灶内治疗的患者中,新病灶的复发较为常见。最近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在一项病理对照研究中,10例FCL患者和5例MZL患者接受静脉利妥昔单抗治疗,前者显示出更高的完全缓解率。虽然利妥昔单抗对治疗惰性PCBCL是有效的,特别是对有多个病变的患者,但需要更大规模的研究来更好地描述PCBCL亚型之间对治疗反应的潜在差异。
点击关注,共同进步!
林燚檾感谢您的支持,医路我们并行!微信扫一扫赞赏作者赞赏已喜欢,对作者说句悄悄话取消发送给作者发送最多40字,当前共字人赞赏上一页13下一页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感谢您的支持,医路我们并行!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jbjc/47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