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滋,人人有责
世界艾滋病日
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永远是人类最大的敌人。当艾滋病找到你时,其实生命就已经向你下达了死亡的审判。预防艾滋,这不是一个人的使命,而是我们全人类的使命。
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在艾滋病病毒潜伏期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12/1
.12.1
研究认为,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登载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例报告,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人士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病例。
世界艾滋病日
一、常见症状
如果HIV感染者没有接受治疗,一般会经历以下3个阶段:急性期、无症状期、艾滋病期,也可无明显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无症状期。
急性期:多在感染后2~4周内出现低热、乏力、腹泻、皮疹等,症状多不典型,约持续1个月左右可自行消退。
无症状期:此期没有任何症状,可长达数年至十余年。
艾滋病(终末)期:由于免疫系统崩溃,机体可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如细菌、病毒、真菌、原虫等等,且感染不易控制,还可发生各种肿瘤。患者表现为持续性发热、虚弱、盗汗,持续广泛性的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比较明显;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斑丘疹、疱疹,以及头痛、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等各种症状。另外,体重下降,在3个月之内可下降达人体的10%以上,最多可以降低到40%以上,病人消瘦特别明显。
二、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
血液传播:主要包括输血及外伤,若输入了含有HIV的血液或血制品、与HIV患者共用同一注射器进行吸毒等就会有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日常生活中,在皮肤粘膜没有破损的情况下,如果接触到艾滋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是不具有传染性的。与HIV感染者拥抱、进餐、乘车、共用学习用品、共用卫生间、打喷嚏或咳嗽、蚊虫叮咬等均不会感染HIV。
母婴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可经过胎盘将HIV病毒直接传播给胎儿,也可通过生产时经产道感染,或者母乳喂养将病毒传播给新生儿。
性传播:性传播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男男同性恋、没有预防措施的异性性接触,可以通过破损的粘膜造成艾滋病毒的感染。
12/1
如何预防艾滋
1、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普及宣传艾滋病的预防知识,了解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及预防方法。
2、安全性行为:加强道德教育,禁止滥交;避免与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高危人群发生性接触;在所有的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
3、不要共用针头:如果需要诸如海洛因这样的麻醉剂,不要和别人共用针头,也不要使用已经被人使用过的针头。医护工作者遵循了一定的安全措施就可以避免艾滋病在病人和工作人员间、病人之间的传播。
4、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暴露:如美容、文身、扎耳朵眼、修脚等操作行为,这些均有血液暴露,如果必须进行上述操作行为,不要图价格低廉的操作室或没有卫生合格证的机构做这种高危操作行为。因为如果这些用具没有进行严格消毒,很容易造成HIV病毒感染。
5、不共用生活用品:避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物品。女性月经期要注意卫生。
6、注意外伤防护:工作中如有外伤,体育运动外伤等引起的流血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在救护伤病员时,避免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7、避免母乳喂养:喂食母乳者新生儿感染HIV的几率会增加12%-14%,故不建议喂食母乳。
.12.1
预防艾滋,人人有责。艾滋病固然可怕,可是也无法在我们生活中妄意肆意。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包容其他艾滋病人,这样艾滋病即使有再大的能力,也不会突破社会这道坚硬的城墙的!在这里小团团祝大家身体健康,艾滋永远远离我们!
12/1
排版人员李浩
责任主编李岩松
西航职院青年传媒中心出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jbjc/46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