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伯眼前一黑晕倒在地,心跳停止长达5

有约君说

今年80多岁的张伯,平时身体一向硬朗,最近,却经常出现突然眼前发黑的情况。最近的一天,他的老毛病又犯了,这次发病严重,还突然眼前一黑,晕倒在地,造成头部外伤,被紧急送至广医三院治疗。

张伯的心电图检查提示,他竟然有长达5秒的心跳停止!广医三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文杰介绍,这种情况会导致脑供血不足,最终引起晕倒。

然而,张伯晕倒的原因有些特别,

既不是老年人常见的高血压,

也不是情绪过激、心跳太快,

而是心跳太慢了!

经详细检查发现,张伯的眼前发黑、突然晕倒是因为他的阵发性的心动过缓导致的。后来,李文杰为张伯做了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张伯近日康复出院,没有再出现眼前发黑的情况。

心动过缓这个名词看起来专业,实际上在中老年人身上并不少见,坊间对它还存在着诸多误解,来看看专家是怎么评价纠正的——

误区一

心跳越慢越长寿?

据有约君了解,运动员或体格特别健康者,心跳会慢于常人,安静时心率仅为50~60次/分钟。网络上还流传着“心跳越慢越长寿”的说法,这是真的吗?

李文杰介绍,正常人心跳次数是60~次/分,小于60就称为心动过缓。心动过缓有几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可分为病理性及生理性两种。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是正常现象,一般心率及脉搏在50~60次/分。

“正常人睡眠中、体力活动较多的人,有可能出现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尤其是运动员可能会出现40次的心率,这些都不用治疗。”但是,如果是普通人群,心率或脉搏小于50次,多数为病理性,需要治疗。心动过缓会导致头晕、胸闷,甚至晕厥等症状。

诊断是否为心动过缓,可以通过24小时心电图来检查。自己也可以通过脉搏数来自测,如果发现脉搏数低于正常值,医院进一步检查。如果是出现症状的心动过缓,则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加快心率。

误区二

手术太可怕,

治疗心动过缓吃药即可?

“我们在临床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患者害怕安装心脏起搏器,认为只要吃药就好了。”李文杰说,目前,对于心动过缓的患者来说,没有长期提高心率的口服药物,也就是说,服药无法根治心动过缓。如果是出现了症状的心动过缓,还是有必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比如张伯,一发病就出现晕厥,进行手术是有必要的”。

“很多人听到往心脏里塞东西感到恐慌,”李文杰介绍,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于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主要用于解决心动过缓,相当于给心脏植入一个源源不断的动力。“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锁骨下静脉将电极送入心脏,再将其与可以产生电刺激的脉冲发生器相连,全部装置一般都植入左侧胸部皮下。整个手术在X线室局麻下进行,只需要约1-2小时,切口较小,恢复快,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并发症相对少见,因此,患者不用太过担心”。

心脏起搏器

误区三

装有心脏起搏器

不能打电话、不准坐飞机?

李文杰说,实施过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在术后恢复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患侧肢体做剧烈重复的甩手动作、大幅度地外展、上抬及患侧肩部负重、从高处往下跳。

李文杰提醒,起搏器是一个高精密度的仪器,高压线下、强电磁场内、发动机上都会对起搏器产生影响,影响起搏器正常工作,因此,尽量不要在以上场合工作或生活。

“很多患者以为装了心脏起搏器后就不能打电话了,他们担心手机的电磁场会影响心脏起搏器的使用,”李文杰说,打电话时的电磁场对心脏起搏器的影响不大,打电话时只要不把手机放在起搏器的位置即可。

“还有的患者担心装了心脏起搏器后再也不能坐飞机了,担心过不了安检或因为过安检而影响起搏器的正常工作,”李文杰解释,坐飞机时只需随身携带起搏器植入术证明,可以避免过安检。

李文杰还提醒,起搏器的电池都有一定的寿命,一般是6~8年左右。当电池将要耗尽时,要立即更换起搏器。此外,安置起搏器的早期往往起搏阈值不稳定,需要及时调整。因此,医院检查,调控起搏器的参数。“患者需每半年检查一次,以观察起博器的工作情况和电池状态”。

适应人群

三种情况最好安装心脏起搏器

李文杰介绍,安装心脏起搏器没有年龄限制,从孩童到老人,符合安装起搏器的指征就可以植入。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最好安装心脏起搏器:

1.有头晕、胸闷、晕厥等症状的心动过缓,心率经常低于50次/分或者心率间歇性小于40次/分的患者;

2.虽无症状但心率小于40次/分或心跳停止时间大于3.0秒的患者。

3.有心动过缓的患者,同时由于其他疾病必须服用减慢心率的药物,为了保证适当的心率,应植入起搏器。

医学指导:广医三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文杰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蓉芳通讯员郭国锋、白恬

编辑:李津

视觉中国、网络资料

了解近期热点文章

空腹不能吃药?

你听到的空腹禁忌很可能是谣言,一篇文章告诉你空腹究竟不能吃什么

痛风发作时,有些什么办法可以好过一点?试试跟着医生这样做

生活中这些动作最好别做,但第一个就有无数人“踩雷”

端保温杯喝枸杞水=中老年?院士和中医都说不服!告诉你保温杯的正确泡水方式……

输液瓶空了会导致空气进入身体?这些输液常识不可不知……

80岁国医大师看上去像“古稀青年”?他的养生经不看后悔

“老慢支”学会这套呼吸操能省两万元,到底应该怎么做?

公园出现“爬行族”,你也想去?专家说只适合以下四类人

回复以下关键词

即可了解相关热点文章

——大众养生——

膏方

药材

八段锦

天炙

养生

抗衰老

养生月历

春躁

春困防霾

中暑

夏天养生

冬季护心

回南天

灭蚊

手足口病

中风

痛风

急救

手筋膜炎

膝关节

肩周炎

腰痛

脊柱侧弯

椎间盘突出

颈椎病

颈动脉硬化

血压高

心脑血管

糖尿病

白血病

淋巴瘤

心房颤动

尿结石

眼疲劳

眼科

近视耳朵

嗓音

激素依赖性皮炎

流感

H7N9

哮喘病

慢阻肺

慢性鼻炎

改善打鼾

口腔溃疡

细菌感染

食肉菌

胃病

诺如病毒

结石

胃癌

肠癌

便秘

蛋白尿

肝炎

肝吸虫

炎症性肠病

午觉

穿鞋

手镯卡肉

电线辐射

基因检测

脸盲症

手机综合征

考试综合征

偏执狂

精神病

艾滋病

常用药

维生素

风油精

阿斯匹林

——吃出健康——

补钙

补血

食疗

感冒忌口

病后进补

韭菜

菠菜

艾草

槟榔

西瓜

木棉花

荔枝病

鲜花食方

食盐

食姜

药膳

功能食品

有机食品

无麸质饮食

低碳饮食

消食食疗

食滞

三高

肝硬化饮食要点

——至靓至FIT——

运动医学

减肥

防晒

食疗

瑜伽

肥胖

祛痘

化妆品

鱼尾纹

跑步瘦身

高跟鞋

单车病

护齿

刷牙

美牙技术

箍牙

种牙

漱口

跳绳

——家有老人——

骨质疏松

老年痴呆

老人健身

老人腰腿痛

心血管药物

更年期骨质疏松

——防癌之道——

胶质瘤

丙肝

鼻咽癌

皮肤癌

癌从口入

乔布斯癌

前列腺癌

肿瘤治疗

癌症

肠癌

——两性健康——

男性健康

盆底治疗

宫颈糜烂

子宫

月经

乳腺检查

乳腺疾病

乳腺增生

乳腺癌

崩漏

尿失禁

——备孕/母婴——

辅助生殖

产后恢复

小儿睡眠

试管婴儿

高龄生育

宝宝误食

奶廯

探月子

长高

多动症

坐月

产后运动

产后恢复

多囊卵巢

母乳

——就医指南——

药价

输液

医改

医院分舵

分娩服务地图

——名医大讲堂——

减重

备孕

虚寒

养生

喝汤

儿童哮喘

单车骑行

食源性疾病

心律失常

肠胃性感冒

心肺复苏

过敏

抗癌

[近期热点活动]感动瞬间

最美笑容

家庭医生

也欢迎您在后台留言自己感兴趣的主题,

我们将按需不断更新内容!么么哒~

赞赏

长按







































卤米松乳膏
云南白癜风正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xuandoor.com/jbby/75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